第九十三章 坚不可摧的护城河(4/6)
是很生气,命人把密谕直接扔到了小膳房当柴烧,不过气过了万岁爷说了句话。”
“说了句什么话?”张维贤好奇心被勾了出来,疑惑的问道。
曹化淳卖了个关子,不过现在他不受宠信,自然不敢得罪实权的英国公,低声说道:“万岁爷说,谁把百姓当蠢货,谁就是真的蠢货。”
百姓们自有他们评判的标准,他们才不管你皇帝是玩了嫂子,还是跟嫂子生了孩子,也不管你皇位是兄终弟及,还是谋逆得来的,哪怕你是杀了兄弟继承的皇位,对他们来说,那也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李世民的皇位是这么得来的,百姓们不骂他。
赵光义的皇位是这么得来的,百姓们骂惨了。
朱祁镇的皇位也是兄弟阋墙,百姓们骂的更难听,编成童谣的骂,连给朱祁镇修陵寝的人,都往朱祁镇的梓宫位撒尿。
世人皆传:天寿山、石门洞,裕陵墓里,恶臭熏天。
谁做的好,谁做的坏,百姓们心里有自己的一杆秤,不是茶博士叨叨,笔正写几篇不痛不痒的奏疏文章,戏子们唱几个肥诺就能改变。
他们对朝政的评判标准,十分淳朴,看自己的日子过得如何,再去评判皇帝做的好坏。
日子过得轻松了,手里有些闲散的碎银子可以置办衣物,给孩子换双新鞋,给家里失修的房梁屋舍添砖加瓦,炉子里有火,米缸里有米,这就是个好皇帝。
百姓们和明公的道德评判的标准历来不同。
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好了吗?
至少比往年,能多喘两口气,当然若是盐价能够降下来几分,那就更好了。
所以,朱由检不慌不忙,明公们操弄舆情,挑起情绪,干涉朝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只要朱由检能够顶得住朝臣们的口诛笔伐,舆情这东西,就变的可有可无了。
张维贤仔细品了品曹化淳的话,才有些茫然的点了点头,他亲自打开午门,送上皇位的这个大明天子,有点明君之相了。
“这东西,越管反而越适得其反,咱们就梳理好脉络,若是万岁爷哪天兴致来了,就给万岁爷拿来当消遣就是,多大点事。倒是建奴的尚虞备用处,国公还是得多操心。”曹化淳眉头紧蹙的说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