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试炮(3/6)
五经就不是那么喜好,所以之后的科举一直没有中进士,若不是徐光启的举荐,孙元化连官场都入不得。
“原来袁崇焕赴任的时候,点名要孙元化襄赞辽省军务,负责城门火炮等事,可是徐老师父提前举荐其为兵部司务,主管制炮之事,袁崇焕求之不得,只能作罢。”孙承宗说起了其中一段故事。
朱由检这才了然的点了点头,他终于知道原来历史上的孙元化,这个火器专家,既不属于东林,也不属于阉党,为何会在被大明皇帝给诛了。
和袁崇焕搅合在一起,搅的太深了。
朱由检边走边问道:“若不是成立这蓟门火炮局,按照大明的规矩,孙元化是不是就得到锦州铸炮台去?”
孙承宗琢磨了很久说道:“是也不是。孙元化可以拒绝的,毕竟徐老师父是阁老,而袁崇焕的坐师也就是臣,只不过是兵部尚书罢了。但是孙元化大概会去,因为除了关宁锦也不会有人让他专门负责督造火炮之事了。”
“孙帝师真是自谦了。”朱由检笑着摇头说道。
帝师,皇帝的老师,大明最出名的帝师是张居正,但是孙承宗同样是帝师,他是天启皇帝的授课老师。
朱由检本人也曾吃过孙承宗的板子,这可是敢打皇帝的人,而且还是打了两个皇帝。
大明的皇帝教育体系是极其完备的,朱由校和朱由检在被孙承宗授课的时候,都被打过板子。
不过朱由校是个叛逆的孩子,后来直接就不去上课了,而朱由检就成为了孙帝师的乖学生。
现在乖学生朱由检,也越来越不乖了,对于火器和数学越来越看重,倒是对东林党越来越厌恶。
论江湖地位,还是孙承宗高了徐光启一头,若是孙承宗肯为袁崇焕作保,徐光启也只能让自己的学生去辽西走廊筑炮台。
但是孙承宗和袁崇焕的关系闹得很僵硬,所以孙元化去辽西筑台,其实也是他自己的选择。
当然现在有更好的选择,孙元化当然知道应该怎么选择。
“让孙元化在这研究火器吧,朝堂这种纷争的地方不适合他,他和他的老师一样,对于政斗完全不在行。”朱由检摇头,决定了孙元化的命运。
这个一身儒袍的中年男子,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