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负荆请罪吴孟明(2/6)
大明皇帝在登基到崇祯三年这段时间,所有的政治投资和军事投资都宣告失败,付诸东流。
而为了维持圣天子的形象,包括袁崇焕、耿如杞这一批勤王的将领都成了罪臣。
在战败清算之事上,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做的确实远不如建炎年间的赵构。
那时的赵构还姓赵,不姓完颜。
朱由检已经极尽所能的在归化城拉扯阵战,就是为了争取察哈尔三部,至少保证他们能够作壁上观,而不是为虎作伥,助纣为孽。
但是代善在开春之后,征伐归化城的动员已经开始了,察哈尔三部的全面倒戈,只是时间问题,只要条件成熟,黄台吉绝对会再次发动蓟门潜越,偷袭大明京师。
只要黄台吉的兵马摸到北京城的城门前,那么黄台吉就是军事和政治的全面胜利。
不仅如此,朱由检将会陷入有史以来最大的选择困难。
维持圣天子形象,继续一言独断朝纲,那就必须有人来背负这个罪名,那么袁崇焕、耿如杞这一批的将领,就必须死。
不维护圣天子的形象,下罪己诏,将罪责归于自己,结果就是臣权膨胀,在大明眼下这个世道,臣权的膨胀的结果,不过是慢性死亡罢了。
真的将所有的事,都交给朝臣们却决定,最后的结果,就是百姓们活不下去,来到大明京师,摘了他朱由检的人头。
“己巳之变”的爆发势不可挡,大明在关外仅有一支归化城的力量,而且这股力量十分的单薄,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察哈尔部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屈服于武力,他们的选择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归附后金,成为后金的马前卒。
因为大明揍不了他们,但是建奴们揍他们,简直不要太简单了。
阻拦后金汗国这一招【蓟门潜越,将军抽车】的军事行动的唯一破局点,不在察哈尔部,而是在蓟门之事上。
不管是归化城的博弈还是义州的狼烟四起,目的都是让黄台吉发动蓟门潜越的时间推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军力的恢复和过去种种弊政带来的士气影响,在时间这味良药之下,逐渐愈合之后,时间越久,大明在军事对赌的行为中,胜算越大。
进攻方面孙承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