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帝在战争中的作用(4/6)
兀术,从来没想过岳飞会输。
当然,不管是大宋的百姓,还是失地的流民,亦或者金国的将领、军卒,山林间的草莽,谁能想到他会败呢?
但是大宋的皇帝赵构,不想让他赢。
岳飞没有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将失地重新收复,纳入大宋的版图,但是因为是尽力局,没人会怪他。
比如武庙里的另外一位,则是魏国大将张辽。
张辽过一次和岳飞八百背嵬军冲朱仙镇,李世民三千五百玄甲军,出虎牢关破窦建德一样的以少胜多的仗。
那就是逍遥津之战。
孙权率领十万大军,浩浩汤汤的奔着合肥而来,誓要拿下合肥。
张辽驻守合肥,守军不多,粮草也不多,张辽迫于无奈,八百死士出城,直扑孙权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了孙权的王旗之下,东吴猛将陈武被一个回合就斩于马下,孙权落荒而逃上了山。
十万大军不战自溃。
年轻的君王站在山顶上,他带着雄心勃勃的野望而来,却呆滞的看着逍遥津十万大军的溃散。
如果第一次是疏于防范的话,如果是这样的战斗只发生了一次的话,孙权还不会被笑成孙十万,怎么说也是东吴至尊,一方霸主,为尊者讳的规矩,文人墨客还是要遵守的。
但是这样离谱的事,发生了两次,张辽八百死士冲阵,在逍遥津做了整整两次。
第二次是在东吴军队染病,这军队打仗的时候出了传染病,还怎么了得?
孙权准备撤退的时候,张辽在城头一看,再次带兵出城,追击孙权,意图在曹操调遣的主力驰援到来之前,咬住孙权所部,最大程度上,削弱东吴的实力。
孙权在这次的指挥中,同样被冲阵弄的慌了手脚,留下了凌统断后,匆匆南逃,而渡桥被焚毁后,留在逍遥津北的吴军只能投降。
孙十万这个外号,文人墨客连为尊者讳的传统都无法遵守。
这两次被同样的方式、同样的人、同样的人数,打的溃不成军,而且是十万之众对阵八百之寡,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极少,但凡是有就值得大书特书一番。
这一战,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孙权在指挥中是不是犯了纸上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