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功过不相抵(3/6)
大明军的溃败。
在前锋骤然被全歼的情况下,其余三路军停滞不前,失去了战略要冲,进退两难,被建奴一一拿下。
战争,是所有人类游戏中,对精密度要求最高的一种。
大范围有效杀人,是一门只有少数人才能够掌握的技能,而且战争的发动和结束,以及战争的统领,需要极高的军事天赋。
这是之前朱由检的个人感悟。
他原来非常喜欢亮剑里的李云龙那样的将领,敢打敢拼。
但是朱由检看到杜松的轻进之时,忽然发现,其实这种不尊上级命令的军将,在战争这个游戏中,其破坏性,是要远高于敌军。
如果杜松没有先期渡河,如果杜松没有在二道关兵分两路,轻装简从,未带辎重火炮火铳等物,亲率一万轻骑攻打吉林崖,老奴酋无论如何,都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胜利的契机。
即使是朱由检再看当年萨尔浒之战,也是大明必胜。杜松之勇、刘綎之智、贺世贤之刚,及紏合西北数十年蓄餋之精锐。
大明军都骑脸了,这还怎么输?
但是杜松给了机会。
而老奴酋是个很擅长抓机会的人,自然抓到了胜利的契机。
那杨镐该死吗?
该死。
丢土失地,杨镐作为辽东经略,萨尔浒之战一战败北,当然该杀。
但是杨镐本身的功绩,并不应该就这样随着萨尔浒之战,化为乌有。
万历八年,杨镐随董一元,风雪夜翻阅了墨山袭击了蒙兀炒花部,大获全胜,辟土四百余里,垦天两百余顷,完成了墨山军屯。
这也是当初杨镐小冠军侯诨号的来历。
万历二十五年起,杨镐领兵在朝鲜,抗击倭寇对朝鲜的侵扰,而得胜还朝之时,朝鲜王河城君亲率汉城百姓,泣送杨镐于弘济院,而汉城百姓重髫戴白,泪流满面的送别了抗击倭寇援助朝鲜的大明军。
时至今日,大明的武庙里依旧有当初河城君和朝鲜诸臣们,写给大明的诗词。
杨镐无疑是一个极其富有军事天赋的人才,但是即使如此,他也挡不住自己手下的轻进,最终在知天命之年,折戟沉沙,一辈子的功名都做了土。
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