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小心陈新甲(5/6)
若麒,居然因为洪承畴降清,神奇的活了下来。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入京,张若麒又凭着迎闯王之功,做了大顺兵政尚书,而且被李自成派到了山海关劝降吴三桂。
吴三桂看到张若麒恨不得把张若麒千刀万剐,这还咋劝降?
清军入关,张若麒又堂而皇之的坐起了清廷的顺天府丞,也就是孙传庭现在坐的位置,而后几次京察之后,张若麒,顺利的升迁大理寺少卿,再升迁为太仆寺卿,位列三公九卿。
最终以通政使,清廷正三品官员,致仕。
如此三姓家奴,善始善终,完全是会因为其为漕汶张氏十四世嫡孙。
十年寒窗苦读,凭什么和人家几代人的富贵相提并论?
漕汶张氏到明末就十四代了,人家已经发达了十四代之久,而到了清廷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出了十三名进士,超过五十七人的知府以上朝廷命官。
截止到某个不可说的时间点,漕汶张氏已经传至二十四代,世世代代,荣华富贵。
十年寒窗苦,和人家从北宋元祐年间一直辉煌到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六代的荣华富贵的积累,如何相提并论?
朱由检反复检索着记忆力的资料,忽然跳了起来,整个松山大战之中,张若麒的所有遭遇,让朱由检想到了一个可能。
洪承畴高喊“君恩如山,臣节如山”的时候,可是绝食了五日的时候,黄台吉亲自劝降,洪承畴对黄台吉说的。
而在绝食途中,黄台吉以铁斗灌食,吊着洪承畴的命,洪承畴那会儿抱着必死的决心,铁斗灌食了数月,洪承畴也苦苦撑了好几个月,就是不投降。
黄台吉到底说了什么,才让这个绝食五日也不肯投降的人,投降了他呢?
朱由检似乎找到了原因。
卢象升的战亡里有陈新甲参与,洪承畴的战败里陈新甲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陈新甲之死,是大明皇帝议和暴露恼羞诛杀,还是另有原因?
若是陈新甲本身就是建奴的奸细呢?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得通了,包括张若麒的三食君禄,从松山城逃回京师,他一个文官是如何做到的?
这一切都不言而喻。
漕汶张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