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男儿当死于边野,马革裹尸(3/6)
兵团作战之上,远逊于耿如杞。
耿如杞看着堪舆图,心神却是逐渐的安定了起来。
“你知道雍熙北伐吗?”耿如杞老神在在的端起了茶,慢条斯理的说着。
郭尚礼一拍额头,这老学究又开始了,他略带焦急的拍了拍自己身上甲胄,忿忿的说道:“耿老西,这都火烧眉毛了,你跟我这里讲古,有意思吗?”
雍熙北伐,雍熙三年,宋太宗皇帝赵光义第二次发动北伐战争,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被北朝萧太后、耶律休哥,南朝韩德让打的哭爹喊娘。
辽国是典型的北人(契丹)北治,南人(汉)南治,一国两治基本政治格局,韩德让的韩家,几乎世代掌管南枢密院任枢密使。
而萧太后的父亲萧思温是辽穆宗耶律璟被害、耶律贤登基的幕后推手,在耶律贤登基之后,萧家全盘占据北枢密院。
在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第一次北伐,在高粱河,韩德让就是将驴车战神封号,扣在赵光义头上的指挥者,之后韩家就掌控了南枢密院。
雍熙北伐是第二次赵光义的北伐,但是在这场北伐之中,盖世名将曹彬折戟,杨家将鼻祖杨业雁门关殉国。
自此以后,宋朝再没有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契机。
雍熙北伐,是任何一个军将,都要学习的典范性的战略失误、指挥失误、行军失误。
耿如杞当然知道眼下代善已经行至归化城的附近,但是耿如杞却丝毫不慌张,他抿了口茶说道:“任何时候的分兵,都必须是分兵之后,任何一路都能正面牵制对方主力,甚至是打赢对方主力决战,才可以分兵,否则后果就是被对方串糖葫芦,救则败,不救也败。”
“以萨尔浒之战举例,在当时的情况下,仅仅杜松和马林两总兵率领近三万余正军,完全有能力可以牵制老奴酋的兵力,甚至可以正面作战,但是杜松在第二次分兵之后,却将辎重留在了营地,轻装简从直扑吉林崖,贪功冒进,说的并非行军,而是分兵。”
郭尚礼仔细的琢磨了一番之后,才恍然大悟,自己那一句让包统牵制的确是不太对。
耿如杞叹气的说道:“雍熙北伐之战中,最可怕的就是将从中御,上千里的战线,定好了何时在哪里扎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