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轮转燧发枪(3/6)
为经,三小为纬。
战国时候的望山,是没有刻度的,而西汉时候的望山,则刻有三微三小来瞄准目标。
碗口铳的硝烟很大,打出去就是一道弹幕,十步内的数个草人都被打穿。
朱由检拿起了另外一把他最常用的火枪,将火枪拆分开来说道:“洪武十年,太祖皇帝命人制造了手铳,行伍都叫它手把铜。”
“手把铜在洪武十五年得到了第一次的改造,加了一个木马子,也就是在药膛里加了一个木制挡片,筑实火药,紧塞闭气,以增加火药的威力。”
“而后在永乐七年、永乐十二年,再次改良枪膛,制造了大约三十万柄手铳。我手里这把,就是奇字、壹万贰仟肆拾陆号、永乐拾叁年玖月造的手铳,到现在都可以十分灵活的拆分,只需要更换木马子就可以使用。”
对于朱由检来说,这把奇字万号的手铳,是一件地道的古董,但是这把手铳依旧可以用,而且还是当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的配枪,是宫里的收藏。
田秀英试着填装火药,朱由检在旁边帮忙,尤其是檀木木马子的存在,让填装火药需要十分精确的药匙来填装,而铅弹只有一颗。
“砰!”
田秀英试着打了一枪,后坐力把枪口直接抬上了天,火药压的多了些,再加上田秀英第一次打手铳,自然是吓了一大跳。
朱由检伸手,环抱住了田秀英,开始手把手的教导田秀英其中的要领。
“这边分别是神枪、三眼铳、十眼铳、多眼铳、八角铳、抬枪、长铳、一窝蜂。”朱由检依次介绍着大明的火铳。
永乐年间,铸造的长铳最多,大约有一百多万把,也叫作边铳。
边铳最好的货,是永乐年间打造的边铳,随着时间的推移,火铳的质量反而越来越差,枪膛掺铁、炸膛、布朗运动的弹道、连刻度都没有的望山、不够标准的药膛很容就炸膛了,国政越来越糟,军备也变得越来越差。
万历年间,戚继光甚至搞出了私自铸铳的丑闻,要不是海狗胆开路,给压了下去,否则万历初年,戚继光就倒霉了,毕竟驻守蓟门,离皇城太近了。
甚至在天启年间,兵仗局的一些火铳堆在仓里,三大营的人连提都懒得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