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请辽东巡抚(3/6)
财政收入。
若是如此简单,毕自严早就哭着喊着要万岁爷四处撒煤局了。
京师和京师之外,大不同。
甚至可以说在五年之内,这件事,大抵上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可能因为收归国有,官营煤田的过程中,还可能需要加大山西布政司的留存,来投资煤田的矿洞的加固和设备上的投入。
王徵是技术官僚,而徐应元是内侍,他们都是在官场上厮混已久之人,自然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若非有科研上的重大突破,否则此事难成。
尤其是耿如杞之前一直深陷大西王的舆论困扰之中,不堪其扰,更不敢主动提及此事。
好在,眼下有了粗氨水的出现,大力推广煤局之事,就不是在空中楼阁,水中捞月之事了。
田秀英沐浴之后,就去休息了,朱由检处理了一大堆的公文,其中一件事引起了他的注意,确切的说,是黄立极说了一件小事。
紫金阁承担了邸报、日报、晨报的发刊工作,确切的说从供稿、审核、刊印、发售的一条龙的工作。本来邸报等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但是最近却遇到了麻烦事。
那就是京中有人擅自刊印邸报,并传阅天下悉闻,而且是地方的水马驿出现了问题,邸报被更换,多数都是在各地的水马驿发生。
有人不想让皇帝的口舌,紫金阁说话。
很显然,最近大明连战告捷,万岁的声望一时无二,有人不太想让全天下的百姓们,知道万岁的功绩,才如此行事。
中央集权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放出去权力容易,收回难上加难,而大明皇帝御驾亲征大胜特胜的消息,显然有利于中央集权。
习惯了“止投献”的地方官僚们,自然而然的对此天然抵触,并且通过在水马驿更换邸报的方法,来进行反击。
这是好事,朱由检一点都不担心。
这说明朝堂里的明公们,已经不太敢和地方官吏们太过于纠缠在一起了,即便是在他不在京师之时,他们依旧是没有胆量做。
否则更换邸报这种事,在京师的水马驿更加容易,不用到地方的水马驿去更换了。
朱由检的护城河已经逐渐的从乾清宫,扩展到了大明的朝堂,对于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