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试题(2/3)
写不出来罢考那种。
可是当把几个人卷子拿在手中的时候。傻眼了!“这尼玛都什么人啊?不但写出来了,一个个写的还那么好!这种水平,监场的各位肯定是写不出来的!”
两个助教把卷子收拢交给主考官,主考官和两个副主考官也都傻眼了!那时候的考卷不糊名。
看着这几个陌生的名字,心里也纳闷。没听说过这几个啊!能写出这种水平的诗歌。跟李白王小强王维的肯定还差点。但是除了他们以外谁还能比?
明经的考试在另一个院子里举行。这个考试就是从经书里面摘出一句话。而且要把这句话抹掉三个字。要求考生不但要认出出处,还得把三个字补齐!然后答出题下面的十个问题。
最后,给出一件时事问题。让考生说出自己的三个施政方略。
考生们打开卷子,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字。“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其实明经之所以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主要考的就是背诵!背诵六经原文。背诵注释。至于时政,只要不是傻子。就肯定有这对事物本身的看法。
这是什么鬼?王岳傻傻的看着考卷!对这一段他都倒背如流了。莫非校长…?
随即摇摇头,不对,关键这是校长上物理课的时候喜欢说的话好吧!同官学堂的每个学子都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探索深得东西,就会有远的东西出现!鼓励学子们用于探索,善于发现!才会不断进步!
可是为啥会出现在这里呢?王岳愁的挠挠头!后来想不明白干脆不想了!毫不犹豫的把探赜索填在了前面。这样的题不答,回去会被打死的!
他是王小强从蜀中带来的家奴,一家人都来了。不光家里人不愿意他考这个劳什子科举。他自己都不乐意!
因为他最喜欢的就是农学,看着一颗颗种子在不同的种植方法栽培下,会出现不同的产量。他每次都会痴迷。
记得暖棚刚建成时候,他不信种子在冬天能长出来。于是连续几个夜晚从宿舍偷跑出来去地里守着!
就是从那次,他彻底被小公爷折服了!若说以前对王小强是畏惧的话。从那以后就是绝对的崇拜和盲从了!
不过这次是小公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