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航程(2/3)
太多了,数据太庞大繁杂,行政管理者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将所有方面全都了解到,自然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从全局高度来统筹协调这些事情。
正因如此,才经常会有修路挖断了燃气管道,修地下通道影响到了大楼地基,制定了一个政策却又影响到了别的政策之类的事情。
但在青阳星上,这就完全不是问题了。
在行政厅之中身居高位的,没有个灵身境巅峰的修为,也好意思出来跟人打招呼?而修为到达灵身境巅峰的,哪个不能一心几百用,哪个不能在自己领域之内将大部分资料记住?
青阳星之上的沟通成本也十分低廉。不同部门之间的官员如果需要沟通的话,连电话都不用,直接放出神念找到对应部门的官员就可以沟通了。
一颗青阳星才多大,地表之上相距最远的两点也才几百公里而已,这点距离对于灵身境巅峰的修士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在卫青阳上辈子那个宇宙,一对一交流就是两个人沟通信息的最高效方式了,但在青阳星上,一对十,一对百,百对百,都可以将效率维持在最高。人多了,事情多了处理不过来?不存在的。
正因如此,行政厅的官员们可以真正站在全局高度,以最高的效率推进青阳星的建设。哪个部位该建造电厂,哪个部位该建造聚居点,哪个部位该建造钢厂,哪个部位建造实验室,全都井井有条。
于是几年时间而已,青阳星地表已经完全被推成了平地。大量的电磁炮炮管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从大地上冒了出来,覆盖全球,360度无死角。大量的星际导弹发射架、星际地雷投放装置、微型导弹投放装置、光学武器发射器等也纷纷出现。
提升进攻能力的同时,科研方面的建设也没有放下。
巨量的科研卫星,空间望远镜等早已安置在了青阳星的环绕轨道之上,跟随着青阳星一同在这浩瀚太空之中飞速前进,时刻展开着对各种宇宙星体的观察和研究。星体内部,高能物理试验设备等也纷纷建成,在微观世界和理论层面源源不断的产出新的知识。
可以预见,远航烈阳星系的这将近十年时间,是近期以来科学发展的难得的平静时期。过了这段时间,就要以战争为主要目的了,投入到科研中的资源必然削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