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兵勋【求追读啊!】(4/6)
那个来,把它像将校武勋一样,包括伤兵每人都是八等,制定适用于步、骑、炮三兵科的比较科目与标准,超过标准升一等、未达标准降一等,战阵立功升一等、受罚降一等,当作奖惩制度。”
冯瓤说:“可咱没军饷,奖啥惩啥?”
“这就是我想说的战利品标准了,咱们有营部、有军官、有士兵,劫掠作战所获战利全部上缴,钱粮七成留营部,余下三成钱粮及各种战利,由营部下发给军官一成、士兵两成。”
刘承宗抬手解释道:“将来满编,营部钱粮由营将与七名哨长共同拟票支配,用于采买物资、军士吃用,至少半数票通过才能取用,大伙儿觉得怎么样?”
队长全部不吱声,他们很清楚,这事他们没发言权,主要就看如今三名哨长的意思。
三名哨长都有决定权,对这种分配方式比较认可,稍加商议,营将改为两票,合九票,达到五票就能取用。
随后刘承宗几人就分配战利的详细份额几次商议,最重制定出士兵依照兵勋,在士兵总分配战利品里的额度。
九等算半份,再低就是辅兵,依附于战兵,没有分配战利品的权利。
八等算标准额,升一等加一份,三等以上升什长,参与一次战利分配减一等,减到八等为止。
战利品中不易分割的,由营部折算钱粮配给,有需要的士兵可以从营部使钱粮兑走。
如此一来,既能激发士兵积极性,又因战利总量恒定,保持平级单位多劳多得的整体竞争氛围。
有了这套东西,奖惩赏罚都能以此而来,军法也能确实起到震慑的作用。
诸如官军军法里,动不动就斩首,并不适用于义军,但反了非原则性错误,可以用降兵勋的方式来惩罚,甚至一撸到底,直接打到辅兵里去。
到这个时候,刘承宗才说出兵勋在他心中真正的作用:“诸位记不记得,延水关外那日,我在关城上看得清楚,我们散了,官军也散了,但官军能很快重整旗鼓,哪怕互不隶属的士兵,也能找不同的队长归伍。”
曹耀对那天的记忆太清楚了,啧了一声道:“没办法,他们士兵都认识队长,咱的人能把什里四个战兵认全就不容易。”
互相熟悉,也是组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