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撤军(4/6)
而引发大规模崩溃。
追击路上的刘狮子一寻思,这对手不好追击,容易被人家以逸待劳设伏击破,那我还追他干啥?
因此他只是命塘骑飞速奔入科尔沁腹地,搜寻额璘臣,将自己的命令传递过去。
让额璘臣带着兵能跑就跑,使劲儿绕远回到有接应的地方,不必再与歹青作战,只要能把征科尔沁所获战利带回,就算大功一件。
刘狮子心里,觉得额璘臣还挺能打的。
只不过他不知道,其实辽泽一役的胜利,并不像额璘臣在战报中描述得那么辉煌。
什么全歼五千之敌,完全是上坟烧报纸的鬼话。
两支由漠南骑兵组成的军队,咋能打出那么虎的仗嘛。
会战中一万骑也围不住五千骑,更何况双方不可能打会战,人家科尔沁部又不傻,明摆着兵力劣势,还留下来打会战?
实际上就是双方投入总兵力超过一万五千人、一万三千匹骡马,在初次遭遇后分散成各种规模的小部队,在科尔沁南部草原的沼泽地边缘跑来跑去。
进沼泽、钻林子、蹿戈壁,一直打到双方既看不见敌人也找不到部下,整个大兵团我撵着你、他追着我,纠缠翻滚着一路奔入科尔沁腹地。
只是额璘臣的兵多,能腾出手来截断通往兴安岭战场的交通要道,见没有敌军大部向那个方向逃窜,估摸着是自己赢了。
就给刘狮子发去一封战报。
在这一点上,鄂尔多斯的额璘臣、科尔沁的巴达礼,在战役中的想法其实都一样。
俩人都没把自己当成元帅府或歹青帝国的直系部下,都想尽量保存实力,不愿靠近己方主力兵团。
额璘臣不愿意在刘承宗身边,巴达礼也不愿带兵到黄台吉身边。
所以俩人有了借口,心照不宣地带兵往科尔沁跑。
没别的原因,俩人都知道自己的部下几斤几两,他们的兵力,在元帅府和歹青主力交兵的战场上,一个回合就得被打残。
额璘臣不愿意把漠南蒙古兵血肉都糊在刘承宗的王座上,巴达礼一样不愿将科尔沁部镶死在歹青的地基上。
同时两边还都有自己的短板。
额璘臣对部下没有强约束,他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