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向崇德皇帝进军(1/6)
六月初七,夜。
老哈河东岸的草甸子。
过河没多远就是沙漠,这几日塞外的风吹起来,黄沙蔽天,遮得人睁不开眼。
阿济格的前锋是最后看见刘承宗的人,那时他的军队正在老哈河上架桥。
其实这条河不用架桥,最窄处仅十一二步宽,也没有多深,骑着马就能趟过去,至多需要让马游两步罢了。
但刘承宗还是让宗人营架了桥。
因为返身搏战的时机快要到了。
自五月底出边,一路放着塘骑在身后,让黄台吉追了好几百里地,多次回头作势欲战又撤回西逃,就为给黄台吉打一个思想钢印:他要撤往兴安岭。
可刘承宗根本就没打算撤。
他一直想跟黄台吉正面打一仗,内心笃定只有打了这一仗,才能从容撤退。
在边内是不敢打,当时的要务是出边,不出边容易被四处调来的八旗军圈踢,他就算对军队再有自信,也不可能一连跟各路军队打好几天。
何况带着抢来的牲畜财货,碍手碍脚。
出边之后他便一直在找机会。
钱士升一直劝他。
这是大明朝廷的礼部尚书,能看着刘承宗劫掠盛京全身而退,就已经达成全部期待。
路上钱士升跟念经一样,没出边的时候劝他赶紧出边;出边了劝他赶紧回漠南。
总之,就是抢完就跑,见好就收,千万别在这时候翻车了。
主要也是因为临近翁牛特部的沙漠,钱士升眼见元帅军多使火枪,担心打起来风大,火枪不好使了吃亏。
不过钱士升也对这事感到迷糊,元帅军从上到下,除了高应登带着唐通提到过风沙会让火枪不好使之外,其他人好像都不担心风沙的事。
其实就连高应登和唐通,也没有太担心风沙。
因为元帅军将领普遍认为风沙,是他们的朋友,西军就是沙子里长出来的军队。
将领们这样想,有夸耀勇气的成分。
而刘承宗即使不考虑勇气,也认为风沙能给他带来优势。
因为八旗装备的火器比他多。
这一情报很反直觉。
这段日子,游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