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班底(2/4)
泰昌看着东林交上来的名录,脑海里想得却是收拾了东林、齐楚浙党和阉党之后怎么办。
这天下不能无官啊,他哪怕是三头六臂也不可能一个人管尽天下事,到时候还是得有人帮他治理国家啊!
看样子必须尽早选拔自己的班底才行,要不然到时候上哪里找那么多人来取代东林、齐楚浙党和阉党的位置。
东林这次给他上的名录是内阁大学士的候选名单,因为内阁一般需要四到五位大学士才能帮皇帝将所有政务处理妥当,当初万历怠政,就连内阁大学士都懒得点,以致方从哲独相七年,不知道耽误了多少事。
说到这内阁大学士初设的时候其实就是皇帝的政务秘书,品级才正五品,比六部侍郎和五寺少卿都不如,直到后面内阁有了票拟的权力,大学士才逐渐成为宰辅般的存在。
不过,这会儿内阁大学士的任免还是由皇帝说了算,一般也就是由朝臣举荐一份大名单,然后由皇帝从里面钦点几个出来就行了。
当然,东林党提供的名单里面肯定都是东林党人,其他人是不可能上榜的。
这时候正是东林党收拾齐楚浙党的关键时刻,泰昌也懒得跟他们计较,反正内阁大学士的任免是他说了算,想换就换,等齐楚浙党收拾的差不多了再换也不迟。
像历史上的崇祯就换了五十多个内阁大学士,他换四五个,应该不过分吧?
至于这次内阁大学士的人选,韩爌和刘一燝肯定的点,因为这两人本就出任过内阁大学士,而且在东林党里面声望甚高,不点他们,东林党肯定会闹意见的。
还有两个他直接点了孙承宗和袁可立,这两人可以说是东林党中难得的能臣干吏,尤其在军事方面能力出众,后面收拾建奴还得用到他们呢。
内阁大学士挑选完,他便命吏部送上进士名册,准备着手挑选自己的班底了。
这挑选人才组建班底自然得有个由头,要不然招这些人来干嘛,招来又往哪里塞呢?
这个由头他很快便想到了,那就是重组詹事府,教导太子。
詹事府原本就是教导太子的机构,兼且还有辅佐太子理政的职能,其规模就相当于一个小朝廷,职位多的很,从正三品的詹事往下,左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