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自在罡(2/5)
一旦拉开距离,武者对剑客完全没有还手之力,我这自在罡就是为武者加一些额外的手段。”
“所谓自在罡,就是把精神意志混入罡气中, 让罡气脱离身体乃至长久的停留在外界,依旧持续受控。这思路并不出奇, 想来前辈也有天才宗师,怎能想不到呢?只是精神离体之后难以久存罢了。所以我认为前人的缺陷在于重精神而轻意志。意志比之精神要更强劲,比之情绪则更稳定。我这个方法的灵感来源于执念。”
汤昭“啊”了一声,有些醍醐灌顶。
精神是一种风质材料,汤昭也研究过,但围绕精神还有一系列类似的材料,如情绪、意识、思维、欲念……等等。这些材料细分下去有无限可能,甚至可以做一门专门的学问,研究一辈子。
铸剑师也是有细分的,一个小小领域就能无限钻研。薛来仪并不研究这个方向,而汤昭还处在广泛学习阶段,在任何领域都称不上“钻研”,此时听了一席话,登时察觉到其中精微的奥妙。
他忍不住想:能自行分清精神意志和情绪的微妙处,已经触及到了符剑师的领域。这位张先生若当铸剑师,一定也非常厉害。
就这样,张融骑着小毛驴,就在这郊外土路上,将自己名震天下的“自在罡”种种修炼之法倾囊传授。
汤昭和江神逸一边认真听,一边偶尔问出不明之处,张融也细心解答。两个少年都是悟性出色的天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张融更是近乎天授的奇才,双方是名师遇高徒,所谓教学相长,学得愉悦,教的痛快,只觉得相见恨晚。
三人慢悠悠的走了一日,晚上又在驿站休息。两人执弟子礼帮张融端茶打水。第二天早上又上路,还是边走边聊。到后来自在罡传授的差不多,便谈论天文地理,各地人情,依旧十分投机。汤昭甚至想这一路谈到剑州就好了。
然而天下终究无不散的筵席。
到了第三天早上,张融问驿站的驿卒,道:“曛城也就一日的道路了吧?”
那驿卒一怔,道:“你们要去曛城,那可去不得。前方道路截断了,曛城方向封了路,谁也不能过,你们绕道走吧。”
张融皱眉,汤昭和江神逸也关注起来,曛城也是他们南下必经之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