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大坑(3/4)
,还十分精细,这就必须要人们手工去做了。为此,赵长星尽可能的暂停了其余的工作,除了必须要值守在火种号飞船之中的两人,继续生产建材的两人之外,剩下六个人全都召集了过来,与自己一同开展后续的施工作业。
人们首先在坑底铺设隔离层,防止二号种植车间直接与岩层接触。
在建设一号基地的时候,隔离层只需要在底部铺设就行了,而二号种植车间就不行了,不仅底部,前后左右四面墙壁,以及天花板都需要铺设。因为它是埋在地下的,六面都和岩层有接触。
顶部暂且无需考虑,其余五面的隔离层铺设完毕之后,便是密封层与保温层。在这两层也铺设完毕之后,就需要铺设大量的管道与线缆了。
原本管道与线缆是集成在板材之中的,不过现阶段赵长星很显然不具备如此高级的技术能力,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其分离开来各自铺设了。
因为二号种植车间并不具备独立的能源以及供水、供热、垃圾回收处理等能力的缘故,这些事情都需要依靠一号基地内的设备来完成。需要铺设的管道与线缆并不仅仅只在二号种植车间内部,还必须要和一号基地连接起来才行。
尤其是还需要考虑自动化的因素——二号种植车间之中的作物很显然不能靠人来照料,需要能自动化的完成一切事宜,这更加提升了建造难度与工程量。不过也没有办法,赵长星只能选择硬着头皮去做。
这种一劳永逸,一开始麻烦,后续便省事的事情,他认为还是值得去做的。
当除了顶部其余的五面都完成了前期作业之后,便到了搭建顶层的工作了。而当顶层也完成,且通过了密封性测试之后,再来这里干活的人们就可以脱离宇航服的束缚,以更高的效率去完成后续的工作。
在搭建顶层之前,人们首先需要完成支撑杆的固定工作。
原本以塞德娜星的重力,支撑杆并不需要这么多就足以支撑固定起顶层。但是算上未来将要铺设在顶层之上的,厚达11米的岩层,那就不一样了。
不过,为了防止太多的支撑杆占用了太多可用面积造成损失,小希的设计图纸之中,尽可能的将这些支撑杆设计到了隔离墙之中,并尽可能的用不同区域之间的隔离墙壁来代替支撑杆的作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