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游历欧罗巴(3/5)
了,我们也是响应东翁行万里路,读千卷书的号召,这几个月的历程下来感觉身心重新汰换了一遍,看待世界的眼光完全不同了,受益匪浅啊!”辛长君感触良多的说道。
顺着他的话,吴墨舟继续说道;“多谢东翁一路提供充足的经费,我们是吃得好睡得香,虽然黑瘦了些,但是身子骨更健旺了,少了些书生的迂腐气,多了更多的实干精神。”
“睁眼看世界,当真大有感触,我们看到的欧罗巴洲到处都是工业繁盛的情景,烟囱如林,工厂布满了城市到乡村,到处都焕发着勃勃生机。”潘守道苦笑着摇了摇头,遥望着东方说道;“与之相比,我大清依然在沉睡中,腐朽气深重,就像一汪没有活水的深潭,真让人揪心不以啊!”
三位先生三个性格,对蒸汽工业革命以来,欧罗巴洲各强国全力进行工业化进程感触同样深刻,有满肚子的话要说。
“哦,看来你们都大有收获,看得出来有很多话想说,先回去之后再彻夜详谈。”李福寿微笑着频频与诸位江南学子打招呼,看得出来他们身上的书生气一扫而空,神色变得更加沉稳有度,隐隐在彻底蜕变的前夕。
这批江南书生到底年轻,接受新事物更快,改变的也更加彻底。
众人簇拥着李福寿来到饭店,暂且梳洗休息一番再说。
这一天
李福寿与三位先生和众多江南精英学子坐而论道,敞开心扉彻夜长谈,纵论世界大势及蒸汽工业革命对欧罗巴洲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
各种观点的碰撞,交汇,融合,迸溅出精彩绚烂的思想火花,所有参与讨论的人都感觉到收获极大,心目中的世界观和新的价值观逐渐锻造成型。
这其中绝大部分人走上了产业报国,科技报国和军事报国的正确道路,其中也有例外。
根据31位江南学子个人意向,选择留在欧洲为红河谷效力的有17人,占据了人数大半。
其中有8人进入汇通银行各分支机构担任华人实习经理,在实际工作中学习磨练,最终蜕变成具有世界性眼界的优秀栋梁之材。
5人选择进入诺曼底进出口公司,会被派遣到位于欧洲各地的分支机构和伦敦欧洲总部,接受进一步培养。
2人进入十九世纪联合航运公司伦敦分公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