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木桶与钓鱼人(3/4)
何诗菱拿过那个很奇特的小木桶,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翻,发现,最长的桶板上居然写着一行小字:扬长避短,发挥特色与优势,成为制高点。
何诗菱转了一下小木桶,发现最短的上面也有一行小字:良莠不齐时,要先补足短板。
回头看了看,渐渐走远已拐向湖泊外沿环湖路的人。
拿了小木桶,又坐回到了台阶上,想起刚才和钓鱼人的对话,何诗菱微蹙了眉头,陷入了思考…
旁边似有还无的垂柳轻轻的随风摇摆着,湖泊外沿的环湖路上不时地有人经过,不远处的草坪上正有人往这里走来。
“爸,你的小桶呢?”
一个身形修长,相貌俊朗的男生,看着大约十七八岁,着一件棕色的中长款悠闲呢子大衣,深蓝色牛仔裤,白色的运动鞋。盯着迎面走来的人,那人手里只有一个空鱼竿,没有鱼,也没有了桶。
“送人啦。你怎么来了,小楠?”回话的正是刚才和何诗菱讨论鱼和桶的钓鱼人,左右看了看,“潇遥呢?“
“他在后面,”柯梦楠看着父亲,呵,又在岔话题,“小桶送谁啦?”
“呐——”钓鱼人一指不远处的垂柳边的临水而坐的人,哟,人还在呢。
“认识?”柯梦楠顺着方向看过去,只见一个短发女生的侧影,米色的外套,看起来应该是个学生。
“不认识,但,以后会认识的。”柯城之笑着,拍了拍眼前人的肩,不顾未解仍迷惑的目光,很潇洒地走开了。
这么随便,就送掉了?这不太像他老父亲的风格呀。
柯梦楠目送着父亲离开的身影,那只小桶,林潇遥可是从寒假前磨到现在,却一直未能如愿。
这只桶,他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还是初三暑假考上凌诺高中时,父亲亲手制作送给他的,整整一个暑假过完,他才发现,父亲送他那只小桶的意义。据说,还有一只,送给了谁,父亲没有提起,他也没有问。
后来,他还是知道了,高二寒假时,无意中和他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宋易聊天中,发现的,宋老师提到木桶原理,说他有一只短板木桶。宋老师,是他们眼中的偶像:人帅,风趣幽默,知识渊博,良师益友呀。宋老师受之为愧。
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