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回军沈阳(3/4)
明军砍杀,心下大怒,让三眼铳列阵,对着金兵一阵攒射,也打翻了数十个马甲,皇太极看到明军来援,遂叫身旁的传令兵吹响海螺号。收兵撤退。
明军步兵们自相践踏撒丫子奔了二十余里才看到列好阵势排在贺世贤身后的辽东骑兵。随后三三两两的败兵才渐渐汇拢。吊在后面的正红旗骑兵看到万余骑兵的鹤翼阵,知道没有机会了,正好皇太极领兵回来,呼喝一声,便潮水般退下了。
这一下,除了被皇太的兵马冲阵斩杀了两三百人以外,步军溃不成军自相践踏,竟然损失了千余人。史载“奴于山林鸣号,如柏军闻之大惊,兵溃自乱,死千人。”
好在南路军损失不大,辽东精骑基本是毫发无伤,大军浩浩荡荡转到向北,撤往沈阳方向。约大半天之后,大军来到了沈阳城下。
刘毅抬头看看这座后世称为清朝国都盛京的沈阳城。简直不敢相信竟是这么一座小城。其实后世的沈阳城是经过了清朝多次扩建而成,六年后也就是努尔哈赤天命十年,金国才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而此时的沈阳城不过像是后世破败的一个小镇子。
满洲密档记载,沈阳城城墙周长为一千四百二十八丈(4570米),但由于年久失修、风吹雨淋,墙体遭受了极大破坏。沈阳城墙“高不盈丈余、面窄仅五六尺”,墙砖则“皆腐蚀珊塌”,城内仅剩二三百户居民,也就是说墙高勉强三米,墙厚仅一点六米~一点九米之间,几年后的沈阳大战,后金兵站在城下拿根长枪就能捅刺城墙守军,随便挖挖就能把城墙掘塌。可见当时沈阳城的破败。但不管怎么说,目前沈阳正是辽东经略杨镐的大本营,沈阳城中还有约八千人马驻守,作为这次战役的预备队。
而杨镐此刻正端坐在沈阳的府衙之中,拿着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不时摇头又不时点头,神情焦躁,突然他一把抓起桌上的宣纸撕个粉碎,又将砚台抓起猛地掷于地上,把旁边负责磨墨的小书童吓得大气也不敢出。
这几天杨经略的火气很大。自从知道三路大军一路接一路的败报之后,只几天沈阳城内陆陆续续也来了零零散散数千败军。每支败军的说法都不太一样,有说金军发兵数十万的,有说路上遇到飞沙走石的,甚至有人说金兵有一支刀枪不入的铁甲卫队,冲阵厮杀无往不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