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皇叔一怒为红颜(5/9)
家厉害些,但是跟正经八百的士族是不能比的,家里有了钱,花重金让孩子读书改换门庭,李家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家里也出了几个读书人。
推举做官需要中正官考核定品,九品分为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
考察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
考察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魏晋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
最后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在这个时空没有这样严苛,但是大体上也是相同的走向。
像是李家这样的家族,就算是家里出了几位读书人,但是祖上没有显赫的官职或者爵位,只能定位下品,这还是家里读书人读书分外出色的情况下。
李家人会读书的不少,的确是花了大价钱养出来的,不然李家女也不会嫁进范家,要知道范家祖上是承过爵位的人家。
李家女这是妥妥的高嫁,正因为这样范凝阳不满亲娘出身低,让她外出无颜面,面对真正的世家名门出来的闺秀就不免矮一截。
“今年赵郡的中正官是谁?”宋封禹开口问道。
“是荥阳郑氏的郑焯,曾任御史大夫,后因病辞官回故里。是信陵公子的族叔,在当地很有些名望。”井奉回道。
宋封禹闻言淡淡的说道:“李家德不配行,定品一事还需斟酌。”
众人一凛,今年定品李家铁定是上不了了。
主公出手就是杀招啊,李家每年定品都要花大功夫让李家子弟能定上,如今一句话断了前程,李家估计要疯了。
不过也是活该,李家人真是鼠目寸光,被裴家一忽悠就想要为难顾女郎,也不看看顾女郎背后站着谁。
“至于裴家?”宋封禹面色一冷,“幽州战事告急,守卫河东的将士调往燕郡戍卫。”
穆埠立刻回道:“是,属下这就派人前往传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