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3/6)
温晏然闻言,笑了一下。
张络熟悉君主的性情,干咳两声,加了几句说明:“如今四海安宁,商路复通,各州常有商队通行,其中有官中的,也有私人的。”又道,“像宫中内官,也有所牵涉。”
商队投靠市监,内官从中分润银钱等等,虽然是张络他们私下所行的事情,但今日既然恰巧谈及,又怎么敢欺瞒主君?自然是实话实说。
普通人家没有掺和买卖大宗货物的力量,想要打通中原到边地的商路,必须由豪强大族配合,既然旁人能伸手,内官伸一伸手也不算过分,在张络等人的想法里,他们必须记得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自己乃是天子
的獒犬,绝不能对主人生出二心。
温晏然闻言,不紧不慢地嗯了一声。
池仪继续回禀邸报上的内容:“建州盐价下跌,粮价也下跌,今年的麦子跟粟米都是两百四十钱一石,等到秋收后,怕是还要再往下走一走。”
钟知微感叹道:“近来年景不差,像是五六年前,哪怕是粗劣的麦子,三百钱能买到一石就算是好,收成差的年份,四百钱一石也不是没有卖过。”她很早就当了禁军,领朝廷禄米,然而那几年间,也不是没有过吃不饱饭的时候。
虽然大周在各地都设有粮仓,若是遇见灾年,朝廷按理应当该开仓平价,然而先帝生前花钱如流水,又喜欢修建宫殿,非但没有体谅民生多艰,反倒派心腹参与其中,狠狠赚了一笔,底下人看皇帝都如此行事,盘剥起来,就更加没有顾忌。
温晏然听了之后,心中微微一动。
虽说灾难太多,会影响她当昏君,但太过风调雨顺,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茶肆中看邸报的不止温晏然一行人,还有不少文士打扮的年轻人,就在此时,几句高声谈论顺着风就飘了过来:“谷贱伤农,建州粮价下跌,其实今岁丰收,也未必全是好事。”
池仪低声解释:“那都是太学的学生。”
她入侍禁中多年,虽然隔着风帽,也看出皇帝那一刻似有所虑,不过须臾后便了无痕迹。
太学的学生最爱谈论朝政之事,除了聊一聊周边物价之外,也没忘记骂两句内侍掌权。
“朝中大多臣子,都是以才德入仕,唯独外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