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七百二十三章 陈老莲(2/3)
又有多少”翁以钧反问道。
这下周至明白了,他当然明白历朝碑帖的重要性,哪怕是同一本书法作品,原作,拓本,后拓本,翻刻的木版和石碑的重拓本等等,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碑拓的版本的变化上,承载着许多的历史信息。
他自己是书法爱好者,所以懂得书法拓本的这道理,不过从来没有将版画这种东西看在眼里过,所以虽然陈洪绶是明末清初非常重要的画家,用他的作品制作成的版画印刷品,他还真没有如何重视过。
“原来是这样啊……”话虽然这样说着,但是所有人都能够听得出周至语气里的敷衍之意。
陈洪绶祖上为明代官宦世家,至其父家道中落。出生前有道人给他父亲陈于朝一枚莲子,说“食此,得宁馨儿当如此莲”,所以陈洪绶出生后,小名即为莲子,等到老了,就自号老莲,谱名则为洪绶,一名胥岸,字章侯。
他有两个厉害的老师,文学师从老乡中的理学大师刘宗周,画技师从浙派三大家之一的蓝瑛。
不过他只跟随蓝瑛学画花鸟,人物不用他教。因为陈洪绶画人物几乎就是天赋异禀,幼年即展露出了极高的绘画天赋。
四岁的时候,陈洪绶到已订亲的岳父家读书,见室内墙壁粉刷一新,便用桌椅做脚手架,在墙上画了一尊八九尺高的武圣关公像,像身拱手而立,栩栩如生,老丈人见了,吓得赶紧下拜。
所以蓝瑛见到了他的人物画作后,赞叹道:“使斯人画成,道子、子昂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认为“此天授也。”自愧在人物写生上力不及洪绶,于是从此立誓,不再画人物。
陈洪绶所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线条细劲清圆,晚年则形象夸张,或变态怪异,性格突出。
明代至清初是中国版画的黄金时代,尤以萧云从、陈洪绶两位主持画坛的大家之作为最。萧的传世木版画以山水为佳,而陈洪绶则独霸人物画坛。
还长于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能表现出原作人物的精神气质。其画手法简练,色彩沉着含蓄,格调高古,享誉明末画坛,又与当时的顺天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
其人物画成就,人谓“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唐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评价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