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密议(2/3)
扬,对王爷而言并无坏处。”
“一来可彰显王爷一腔热血,忠贞为国;二来可将蓝玉等勋贵推入万劫不复之地,为王爷的霸业扫清道路,何乐而不为呢?!”
金忠闻言微微一笑,腼腆补充道:“法师的意思是,将此事闹得越大越好,如此一来虽然王爷身处舆论中心,但蓝玉等勋贵何尝不是?”
“然而王爷坐镇北疆十一年,抵御外诲,战功显赫,深得民心,且提出此言本就是利国利民之举,自然不会有人攻讦王爷!”
“反观蓝玉等勋贵却是不一样了,他们大多骄纵不法,罪行累累,比如那凉国公蓝玉,虽然同样为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陛下对其优礼有加,但也正因如此蓝玉便日渐恣意骄横,蓄养了许多庄奴、义子,乘势横行霸道,蓄私奴、占庄田、逐御史、毁边关、辱元妃……这一桩桩一件件,即便他蓝玉立下再多的战功,也会抵消陛下对他的好感!”
“常言道‘可一可二不可再三’,然而我们这位凉国公却是没有这样的自觉,屡屡挑衅皇上的底线与耐心,卑职以为皇上早就有心除掉蓝玉这些毒瘤,不过是因为太子殿下的缘故,一直隐忍不发罢了。”
“但如今太子殿下……英年早逝,保护蓝玉等勋贵的最后一道屏障就此消散,皇上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岂会继续坐视这些毒瘤残害我大明百姓?!”
朱棣闻言冷笑一声,睥睨间尽是对蓝玉的不屑。
他清楚金忠的话外之音,什么“英明神武”、“雄才大略”都不过是表面上的说辞罢了,自家那位父皇可一向都是杀伐果决、心狠手辣的主儿!
呵,功绩显赫?
他蓝玉能比得过开国六公之首、功比西汉萧何的韩国公李善长吗?
韩国公李善长,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出谋划策,功高劳苦,其功绩之高比肩汉代丞相萧何,大明立国后父皇亲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 可谓位极人臣。
然而就在前年,以胡惟庸党追问,自家父皇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上上下下一并处死!
什么“世袭铁券”,什么“功绩显赫”,在天子怒火面前,都不过是纸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