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车站(1/10)
30年前的一个大年初六夜,地处苏北沼泽地的刘家庄,安然静谧。
大街上,只有路灯照着地面,散发出缕缕白炽灯光。呼呼的西北风,拍打着树枝,发出嗖嗖的声响。
座落在村东边的一户人家,屋里人声嘈杂,灯火通明。难道,是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大家凑合在一起,打打牌,看看小麻将不成?别急,先介绍一下刘家庄地形地貌。
刘家庄名称叫庄,其实有条古老的街。据说建于清末民初,是刘姓员外大兴土木而得名。
和其它集市街道一样,刘家庄大街两边都是住户。t字型排列的街道,向东西、南北延伸。南北街朝向的地方,街南街北边住户各分五排。每户人家单门独院,间隔不到三米。
看得出,这是一个农村小集市。
集市两边的住户,当然门市房。门面装潢得五花八门,广告牌是花样百出,脑洞大开。
房屋结构,有人家是四合院,也有三
间两厨。一排排整齐而立的房屋,一样高,一样宽,统一标准。很显然,那是集体农庄时代的产物,是统一规划而建。要不然,不会长宽一样齐,高低一样平。
东西走向的大街上,北大边清一色的主卧面南,厨房面东;而南边住户主卧面北,厨房面西。
自然,南北走向的大街上,住户主卧面西,厨房朝南;主卧面东,侧厨房朝北。算起来,整个刘家庄,也不过三百十来户人家。
村东边亮灯的户家,是座典型的四合院。从外面乍看上去,应该是生活条件还不错的一户人家。因为,屋顶上,竖起一根高高的天线。以铝管弯曲成几个长方形的椭圆,固定在一根塑料方块上。从什么接下来一根护导线,引入室内。
按道理,正月初六,大家还沉浸在春节的气氛中。只是天寒地冻,人们便早早上床休息。
那么,为什么这户人家与众不同,深更半夜,屋里还亮着灯呢?我们不妨走过去听一听里面有什么动静再说。
嗯,有人在屋里夸夸其谈;有人在屋里拍案而起;也有人绘声绘色撞憬着未来,有种像同学联谊会形式。总之,听话音,屋里气氛热烈,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朗朗笑声。我猜,应该是一群年轻人,在讨论着什么!
这户人家,不是刘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