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六章化解(2/8)
过了农忙季节
,躺在沙发上泡一杯清茶,打开电视机,悠哉悠哉享受清闲。冷不丁左邻右舍隔三差五相聚,来一场小麻将,打几场扑克牌,刷
点小钱提提兴趣。谁赢了,买几样小菜下酒,举杯小酌。早晨闻鸡起舞,中午买肉採瓜。摘几个大椒,掐断几根长豆角。一撮小
葱,一块豆腐,放上油盐酱醋,饱餐一顿,小眠半小时。然后,走村串户,张王李赵看见打招呼,你说阿是一种快乐?”
李再模沉浸在家乡的氛围中,小时候,母亲带他走门串户,到了谁家都是客客气气。当然,啥人来他们家,母亲萧晓莹也是当
着上宾招待人家。农村人,一个村庄是一家。附近村庄相当于左邻右舍,人们没有地域之分,没有派姓隔离。只要是种田人,大
家都彼此照应,相互帮忙。大事小事,一呼百应。有钱帮钱,没钱帮人。有一份力,发一份光。陈莉没有在农村生活经历,但对
李再模说的这些,她并不排斥。因为,她相信李再模说的这一切,绝无戏言。从李再模神情凝重的脸上,陈莉看到的是诚实和真
诚。原本打算春节带着陈甜甜一起去苏北老家陪婆婆过个年,不想祸从天降,大客车一头栽到河里,夺走婆婆萧晓莹生命。
直至现在,李再模好像还没有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得到解脱。因为在苏北农村,人们对李再模一走了之,这么多年来,偶尔回
家一次感到他对母亲萧晓莹不负责任。因为,老人家除了确物质为基础的生活条件以外,还有身边亲人的陪伴。李再模在这一点
没有担当,所以,在苏北刘家庄,李再模被人们视为不孝之子。其实,不是这样的。李再模固然在海东市丰衣足食,使用腾飞。
除了有舅舅舅妈的关怀以外,他自己本人从未放弃让母亲和自己一起住的打算。
只是这一天来得太迟,李再模也是尽心尽力。所以,面对李再模口若悬河的讲述,陈莉听得仿佛是在都一本有关于农村生活的
散文一般。她委婉一笑,对着李再模说:“听你这口气,将来似呼有回老家刘家庄养老的打算吔!但是,你可不要忘了,农民也
好,渔民也罢,他们的剩余价值,都是城市消费者给的。没有城市居民消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