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文会相邀(3/4)
在圣殿感悟一夜。
待得第二日,便会前往皇宫演武殿,举行殿试。
此时,已是六月末,距离七月初一,仅余两天。
这一日,酉时。
董仲等人刚吃完晚餐,坐于客厅,喝茶闲叙。
忽然,门外管家匆匆走来,说道:“仲少爷,门外有位官爷找您。”
“官爷?”
董仲眉头轻挑,笑道:“劳烦管家,请他就进来吧。”
管家恭敬应诺,退了出去。
胖子见状,好奇道:“老仲,你啥时候认识长安官府的人了?”
其余人,也好奇的看向董仲。
董仲摇头一笑,答道:“都别看我,我在长安人生地不熟的,可不认识什么达官贵人。忽然有官爷来寻我,我也好奇呢。”
“这般说来,估计是冲着仲兄状元郎身份,打听到住址,过来想要提前结交的。”张阳分析道。
此话有理,众人纷纷点头。
不过片刻,管家已带着一名官爷走了进来。
来人一身官服,在汉朝未有品阶之分。
单从官服,也难以判断来人身份。
但能在京都当官,想来不是寻常人物。
管家将人带入厅中,官爷也不倨傲,见到众人,当先行了一礼。
在场众人都是学生,不敢托大,纷纷站起回礼。
相互回礼,官爷也不俗套,直言道:“不知,哪位是董仲,董状元?”
“正是在下。”
董仲站前一步,拱手问:“不知官爷,找董某何事?”
“官爷不敢当,状元郎叫我一声小何便可。”
何官员客气十足,恭敬道:“我这次来,是受人所托,将一个请柬交给状元郎的,状元郎请看。”
受人所托?
能让京都的官员跑腿,只怕是大人物!
众人好奇,只见何官员从怀中拿出一张请柬。
董仲接过,请柬表面织有红丝绒,边缘绣金,触感颇佳。
在那红丝绒上,纹有儒家名句。
“这制作者,倒是用心。”
董仲暗道。
儒家没落,若请柬统一制作,显然不可能纹刻儒家名句。
显然,请柬制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