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天才云集(3/4)
视线一眼可及,但人数众多,泯然众人,始终难以引起瞩目。
最佳之地,当属凉亭。
凉亭开阔,亭顶特意设计,并不影响二三楼瞩目。
其次,在亭内还可赏山阅水,内外皆是一绝。
到得凉亭外,几名黄家子弟拱手,告辞道:“龙哥,我们就不进去了,你和董兄进去吧。”
人以群分,虽未有明确规定,但早已是不成文的俗规。
能入凉亭,皆是此次京都文会,最优秀之辈。
他们几人,还不够资格!
黄龙并未多言,带领董仲走了进去。
亭内,随着两人走入,众人瞩目。
他们看向董仲,董仲也看向他们。
亭内分两桌,共有十余人。
年龄最大,临近中年,三十出头。
年龄最小,尚显稚气,十五左右。
造成年龄差异,与科举制度有所关联。
春秋战国,以十五为成年。
皇朝新规,以十八为成年。
而科举制度,以旧规为参选标准。
年满十五,未满三十五,皆可参加科举。
虽规定如此,但参加科举非同儿戏,十五岁参加者,少之又少。
更遑论,十五岁便中举,更是名列前茅!
十余人,唯这一老一少,最让董仲留意。
其余人,一眼之下,并无特别。
黄龙见状,低声介绍道:“董兄,那年长之人名陈珂,是一位名门望族之后,此人颇有些特立独行。”
“他年轻时便曾科举中举,只是他自己曾定下誓言:
非科举高中,不入学府。
是以数次中举,他都拒绝入学。
直至今届,科举高中第五,适才上京入学。”
听闻此言,董仲赞道:“确是个奇人。”
对常人而言,中举已是不易,更遑论数次中举。
而数次中举,仍能抵住压力与诱惑,始终坚持誓言,不高中不罢休。
此人,确是有大毅力。
文士有大器晚成一说,因此陈珂年龄虽高,董仲却并未轻视。
相反,更高看一筹。
至于那名稚嫩少年,黄龙也有介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