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2章 南部兵团的改变(2/6)
十九师。他们试图用棉花还原恐龙化石的立体结构,却总在塑形时坍塌。
机械连的退伍兵李建国连续三天泡在车间,把报废的坦克履带拆解成细铁丝,做成恐龙骨架。
“这比修坦克还难!”
他摘下满是棉花絮的护目镜,眼睛布满血丝,“但我们师当年能在盐碱地上种出小麦,还搞不定几个棉花恐龙?”
二十师的挑战来自语言障碍。他们负责制作带有少数民族文字的祝福贺卡,几个哈萨克族战士主动当起翻译。
新兵阿依古丽每天教战友们用柯尔克孜语写“平安”“幸福”,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不同语言的祝福语,边角还画着可爱的棉花小羊。
在一次联合质检中,十八师送来的一批玩具被查出填充物不均匀。
当王石磊带队去查看时,发现是负责填充的战士老周偷偷把自家种的棉花混了进去。
“我想着自家的棉花更蓬松!”老周急得直搓手,“没想到反而坏了事。”
原来,老周的儿子患有重病,为了节省治疗费用,他才想出这个办法。
得知情况后,十六师立即组织捐款,王石磊带头把自己的奖金全捐了出去,还联系了医疗专家为老周的儿子会诊。
这件事之后,各师自发成立了互助基金,专门帮助有困难的战士。
随着业务走上正轨,南部四师开始展现出独特的创造力。
十九师的“恐龙军团”系列玩具在欧美市场大受欢迎,孩子们不仅能抱着棉花恐龙睡觉,还能通过玩具上的二维码观看科普视频。
二十师的少数民族风情系列,将维吾尔族刺绣和哈萨克族花纹融入棉花玩具,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十八师则开发出“沙漠探险”主题套装,里面的骆驼、胡杨造型玩具都藏着微型太阳能灯,夜晚点亮时仿佛沙漠里的星星。
在这个过程中,最让人感动的是战士们的转变。曾经扛惯了锄头和枪杆的手,如今能灵巧地缝制出精致的玩偶。
那些在训练场上喊破喉咙的汉子,会为了让玩具的表情更生动,反复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和皱眉。
一位退伍老兵在给孙子的信中写道:
“爷爷以前总觉得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