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第123章(3/7)
子瑜端起杯子喝了口:“我听罗教授说,下半年开始,改为夏季招生。”
“什么意思?”秧宝疑惑地眨眨眼。
子瑜冲她呲牙一笑:“意思是,你和竟革下半年要重读二年级上学期,二位要上一年半二年级,哈哈……惊不惊喜?”
秧宝求证地看向爷爷。
颜明知点点头。
“我不重读,我要上三年级。”
颜东铮伸手给闺女夹了筷子小菜:“嗯,回头爸爸问问你们班主任,看要通过哪几项考试。”
一顿饭吃完,颜东铮夫妻带竟革去上学,颜明知和孙女陪懿洋、子瑜去考试。
全国八省,350名青少年在同一时间进行了两场5小时的竞赛。
第一试题10道,第二试题6道。
上午一场考完,颜明知带三人回家,吃过饭,睡一会儿,赶去考下一场。
分数出来,优胜者57人。
1978年6月19日,主持这次竞赛的教育部和全国科协于京市举行了全国中学数学竞赛优胜者发奖大会。
那几天,大会附近的酒店、招待所,及京市几所名校,随处可见外地来的学生和陪同的老师、家长。
中央□□委员、□□副总理、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名誉主任参加了这个大会,并给57名优胜者颁发奖品,会后接见了前5名优胜者。
每位优胜者均得有一张荣誉奖状、书籍、文具等奖品,免试升入高等学校学习。而一等奖的五人,不但多一只袖珍电子计算器,还会给所在学校颁发一面写有“为四个现代化培育人才”字样的锦旗。
懿洋和子瑜都是满分一等奖的得主,另三位分别是来自沪市鲁迅中学的李俊,京市四十二中的严明,花城九十五中的王峰。
接见结束,罗教授跟五人说了会儿,便离开了。
没有家长、老师在身边,几人都比较放松。
严明今年高三,19岁,土生土长的京市人,五人中他最大,罗教授一走,自动充当了老大的角色:“去老莫坐坐。”
大家互视一眼,点点头。
出了大会堂,上了辆公交。
人比较多,严明三人护着懿洋、子瑜站在人群中间,14岁的李俊看眼身旁站的懿洋和子瑜,笑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