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第 151 章(1/5)
“陛下, 臣有话要说。”
“曲将军当然有话说,”朝堂之上,有人出言嘲讽, “你总是有话要说。”
曲红昭轻笑:“我们现在讨论的并不是女官的问题,大人可以放松一些。”
他们在商讨的,仍是新科进士的去处。也不知为何这一届科考偏偏闹出了这么多与往日不同的情况, 除了两位女子,还有位年过七旬的老人。
在一众进士中,看到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时, 众人都有些惊讶。此时朝堂上,商议的便是要如何安排他的去处。
枢密院、翰林院等都在互相推诿, 谁都不想放人进来, 怕老者担不住劳累, 死在任上, 让他们没来由地沾一身腥。
“爱卿请讲。”
“谢陛下,”曲红昭转向正商讨的几位文官,“我刚刚听到有大人好奇,李老是否因为屡试不中, 才导致这把年纪方取了进士功名。我恰好知道这个答案。”
确然有不少人在好奇此事,闻言便道:“那就请曲将军说来一听。”
“几位学士应该看过李老的履历, 知道他年纪轻轻便过了乡试、会试,还曾是当年的乡试案首。”
有位主考颔首道:“没错, 所以本官也心下好奇,只是一直没得到机会当面提出这个疑问。听曲将军的意思,你与此人相识?”
曲红昭点头:“我第一次见到李老,是在北戎一座官邸当中,他正在月色下劳作。他见到我们, 便托我给他的妻子带一句话。”
“曲将军,”有人反对,“我们在商量正事,你何必用煽情的手段?”
“你觉得我在煽情,但我所能描述出来的,不及当时万一,”曲红昭看着他,“如果我真的想以情动人,我会告诉你,那是一个寒冬的夜晚,几乎滴水成冰,他伛偻着身子,在井边洗刷夜壶,手上生了无数冻疮。我们与他搭话,才知道他是建武三年即将赴京赶考时被北戎人掳走的,他在那里被囚禁了四十年。他托我把一只木簪转交给他的夫人,但我们离开北戎后,只找到了他夫人的墓。”
“……”
朝上一片安静,也许他们并不会与莺儿这样一个被掳走的小丫鬟共情,但一个曾经前途无量的读书人流落他乡四十年的故事,的确会令众人唏嘘。
尤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