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风车计划(2/4)
飞到那些孢子上,采集点东西带回来吗?”
宋石回答道:
“一开始当然是像您设想的这样来制定计划的,但实施难度非常大。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它们在几年后就会到达地球了,所以我们的探测器必须足够快。
要增加速度其实不难,
。给探测器装上足够大的发动机就行了。但是到达孢子群轨道的时候,还得减速,这又要给探测器装更大的减速发动机。之后还要加速返回,靠近地球的时候也得减速。在现有工程技术条件下,这就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
周成思考了一会,说道:
“那能不能让探测器飞到孢子表面以后,采集样品,就地分析然后回传数据呢?”
宋石笑了笑:
“周教授,您的思维果然非常敏捷。后来也是这么打算的,但还是那个问题。需要迅速到达孢子群,又受限于现在工程技术能力的上限。再加上,距离遥远导致的通讯延迟然让我们无法实时遥控,只能依靠ai控制探测器,取得的探测成果可能很难达到预期。所以才让原本很受重视的抵近探测计划成为了次级项目。”
周成也明白了宋石的意思。依照目前的工业技术能力,要在短时间内到达孢子群,完成取样以后传回数据,已经不是光靠投入就能解决的问题了。他叹了口气说道:
“哎看来确实很困难。”
“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既然工程能力限制了我们不能把探测器做的太大。那我们就把它变轻,探测器上只留下ai主控系统、光学探测系统、探针及分子生物分析系统、回传系统、电池、减速和调姿系统。其他的全砍了,这样我们的单个探测器的重量只有不到200公斤。”宋石说道。虽然周成看不到他的表情,但从话语间可以听出宋石对自己的设计是非常骄傲的。
周成一想觉得哪儿不对。
“探测器连加速系统都没有吗,那他怎么飞向目标呢?”
这时,宋石已经带着周成来到了位于星港后侧最外缘的一个纵向舱段的顶端。这里和其他舱室的顶部不一样,这里并没有对接口而是一个玻璃罩穹顶。整片星空一览无余,是忙碌的星港里难得有点浪漫的地方。
在穹顶下有一部光学天文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