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胡秀的烦恼(4/5)
的成本、运输时间、质量,都得到了长足的改善,这样一来,食盐的利润也很高了。
更让胡秀难受的是,胡娴那丫头,不知怎么就捣鼓除了精瓷配方,并且开窑烧瓷,也不在市面上开铺子,也不零售,就做那批发生意,更是火爆异常,创造的利润,似乎比自己全城几十家铺子,加上一个商队的收入少不了多少,胡秀觉得很沮丧,大哥啊,大侄女儿啊,你们这是故意的吧?
实际上,早就想分家了,但是又怕我们急功近利,影响了你们的布置,所以才故意不作为,让我们率先发难,提出分家,要走了核心生意,本以为是占了大便宜,却不曾想,是上当了,大哥,你确实老道得很,这一点,是我看走眼了。
胡秀在一处阁楼之上,目睹了胡锦返城时的盛况,生出了这么多的感慨,现在他有点后悔,因为战争的原因,丝绸之路被迫中断,就算是能勉强维持,也极不安全,许多流军和马贼,都虎视眈眈的,就等着吃商路利润,所以商队根本无法正常通行,因此最近的生意,那也是搁置了的,丝绸同样如此,影响重大,大头就是运出西域,本地销售是小头,可是如今,大头被断,小头只是勉强维持运转,根本没挣到什么钱。
可是大哥却风生水起,把生意做得霸道而强硬,如今梁州盐市,七成都在大哥手里了,即使强大如梁王扶持的商
号,也没能竞争过,反而在盐源争夺之上,吃了大亏,可是还不能找回场子,可谓是十分憋屈了,毕竟大哥攀上了州牧大人这棵大树,那自然是好乘凉的。
关键就在于,两位大佬斗法,占据上风的是州牧大人,虽然中途被梁州都督闫青山摆了一道,但还是没能使其根基动摇,如今打着贡盐的旗子,州牧府和胡氏盐行,更是可以正大光明的做很多事情,大哥即使得罪了一大片梁州权贵,也依旧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归根结底,还是这个戴冠带来的变局,这时候,胡秀就感慨不已了,自己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志在功名,并且天赋不俗,所以格外争气,让他可以在族中扬眉吐气,相对来说,大哥的儿子是个不成器的,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虽然大侄女十分精明强干,可终究是要嫁人的,也不可相提并论。至于三弟家的儿子,虽然是个生意好手,但终究于胡家的地位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