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到底嫁不嫁(4/6)
无端指责和谩骂,简直让人忍无可忍。”武姑娘言道。
“那后来他们答应了吗?”
“没有。”
“你还想不想嫁?”
“想。”
“好!这事可以这样办。”
唐律突然想到,在风俗习惯上,寡妇就不该改嫁,而是安身立命,为亡夫守孝。如果守孝期满,可以另外嫁人,但是,要是出嫁,还是要嫁给自己的亲戚。也就是常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个肥水就是现有的资源,这个外人田,就是外人占到了便宜。就像辛苦继承了亡夫的遗产,然后改嫁,财产也随之而去,那么,对死者的亲戚就是不公平的对待。
这个女子还年轻,长期和公公和叔叔在一起生活,恐怕有问题。如果要说名节,到底名节重要,还是武姑娘一生的幸福重要呢?
唐师爷绞尽脑汁,总算想到一条万全之策。针对公公和叔叔的竭力反对,唐师爷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写的很清楚。意思就是说,为求幸福保持名节事情概括:小女子十六周岁嫁给了文强。十七岁的时候,文强死了。年纪轻轻就开始守活寡。看来天命不可违。她要嫁人,而且是青梅竹马的好人,就该成全。本来想过安稳日子,古佛青灯,过完一生,如果有缘,再修来世,结为秦晋之好。无奈公公身体强壮,婆婆行将就木,小叔子正值青春年少,身体壮如山,至今尚未婚配。小女在这样的家庭中恐难以得体相处。如果事事都顺从他们,可能就会乱来,因为小女事事必然顺从,肯定不敢说话,不敢违抗命令。他们想让小女做什么,小女就必须做什么。如果稍有违背,就是对公公不孝,对小叔子不敬。顺也难,违也难,真是进退两难。为了不乱来,也为了不影响小女子的幸福,所以写此信给大老爷,请大老爷作主。
这封信其实很有水平,看似是轻描淡写,但是的确有道理,可以推理,事实部分就是这样,推理部分也是环节想连紧密,滴水不漏。明明是姑娘想改嫁,要冲破传统习俗的羁绊和网罗,冲破所谓名节的桎梏,为了保全名节,明着是保全,暗地里冲破,明摆着是姑娘要守名节,但是落笔的时候,写道姑娘意欲守护名节,就要想办法请县衙加以保护。
李力收到这封信,看了好几遍,觉得唐师爷写得好,真是有理有利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