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一回 灵鹫遗碑获道篆(4/5)
林。
石洞外不远处,两侧石峰高耸,峭壁凌空,峥嵘突兀。天色逐渐暗下里,两峰中有峡道,树木掩映,偶露一线星光,幽奇天然。白天还行,晚间林子里确是啥都看不清。
夜间很危险,必须得升火堆,山里的蛇虫野兽也是怕火的,自己小胳膊小腿的,晚上随便来个大点的野猪,或者豹子啥的野兽在这附近,那就吃不消啊,浑身上下都不够晒牙缝。在川贵云密林地带,前世的六十年代都有虎豹跑下山进村,就算两千壹几年都有野猪到处祸害庄稼。
在前世云南,点苍古洞这里山麓附近,是大好的一处风水宝地,禅宗和道家都选中这里寺庙做传承。曾有名人言:“佛居胜境瑞气千祥绕寺院;圣住灵山霞光万道照中庵。”
凌云在地上生了火堆,回头看洞壁左侧,发现有方石刻云纹古碑。正面有神秘符文,模糊的“消遥”字迹隐然露出,年代难于稽考。
拿火把靠近细看碑后,留有字迹“碑底有永昌大洞仙简更生永命天尊留待有缘人”。
凌云心头狂喜,别人不知道,但是对这位更生永命天尊的《永昌大洞仙经》是印象深刻。
作为玄门传人,他明白,这是道家上清派的至高道藏,玄门奇书之一的《三天龙书》。
这部永昌大洞仙经,道家地位很高,后世有近百部道家颂乐皆托以此经名。
在南宋隆兴年间,被一个刘姓道士分开上下两册传承。后人改名为道家经典古籍《大洞法箓》,更校注传下多部道家典籍。
凌云的小门派,也算是是玄门正宗,对这些自幼有所涉猎了解。凌云懂事起,就学了人体筋脉穴位图,玄门符篆三十六水法和伤寒良汤百草歌诀。师公对凌云很好,几乎是有空就写繁体和小篆考较他,问的最多的就是有关这部洞经。
那道家经典古籍《大洞法箓》,他倒是听闻过。前世本想要学那个,但师公说各地的版本甚多,难以求证真本秘语。估计需要亲身去正统道场授篆,才能得到秘语传承。
但是如今,能寻到道藏原本,更是让他喜不自禁。他拿铁斧过来,砍了条大虫的腿肉,在火边穿着棍子烤了起来。这肉没盐处理,带腥,感觉很粗糙,难以下咽,又弄了块石片架火堆上,切了肉放上面烤着。
这书上的文字是繁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