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寄魂(2/5)
本我、外来之气返本归原,还原成最为本初的阴阳二气,而无“我”与“非我”之别,能使一切异气都化入其中,再无分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炼化异气的法门,与《玄元根本气法》用在一起,正是相得益彰。
但对余慈而言,两种法门结合,还有另外一个好处。要知余慈当初架设“心内虚空”的结构,遵循的就是梦微所描述的朴素的阴阳之道,但那只是理念上的东西,缺少直接感悟。直到修炼了“归虚参合法”,他对阴阳二气的把握便愈见深入,使“心内虚空”的基本结构逐步调整优化。
这种调整,是随着余慈感悟加深,一点一滴、逐分逐毫地进行,自然而然,不需耗费他心神,而这也是《玄元根本气法》的特点之一。
像现在,“心内虚空”中差不多是改天换地,余慈却全然不管,只是将心神集中到他感兴趣的方面。
细雨朦朦中,“心内虚空”光影错落纷纷,从极远处的外围泛起,有山石、草木、鸟兽的影像,时闪时没,方位不定,范围不同,心念投注得久了,会有些晕眩,不过余慈这些时日来已经习惯。
这情形和以前“心内虚空”中照神铜鉴的投影颇不相同,这不是一个死板的山林印象,而是始终处在活泼的变化中,可惜东一片西一片的,时隐时现,没有一个完整的范围轮廓。
这种差异在余慈从赤阴那里取回照神铜鉴之后,便已出现。多日来,余慈早已适应,如今只守定心神,在纷杂的影像中移换心念。他心中有明确的目标,那片纷繁的影像的变幻速度倏地加快,有无数个场景片断流动,瞬息之后,又倏地停止。
余慈蓦地睁眼,与之同时,一道星芒从他袖中飞起,穿石透壁,转眼便无影踪。
这是照神铜鉴上发出的神意星芒,余慈心神一直与其联系。且与在绝壁城中不同,他已经能够通过心念控制,操纵星芒略微调整路线,最终穿透山腹,飞到山腰宅院之上。
宅院中,两股生灵气息便如磁石,吸引着星芒跃跃欲动,想要扑下去,嵌入其中。
余慈目测弄不清二人的修为,但在此状态下,却能有最直观的感应。
以他本人为标尺,加以判断,余慈便有些惊讶。
那黑脸道士即湖海散人,凝成阴神,有通神中阶修为也就罢了,感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