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上学(1/6)
下旬趁着休息的时候, 林薇跟邓湘云还有陈八妹,不,现在应该叫陈立华了, 三人一起去了趟农业大队,主要目的是为了看陈立华未来要住的房子。
关于未来的住所, 陈立华有三个选项, 一是住到知青点去,嗯, 崖县虽然偏僻,但也是有下乡知青的, 不过农业大队知青不多, 加起来就十来人, 男知青多点,女知青就五个人。
因为知青点住房不够,五名女知青挤在一个房间里, 睡的也是通铺。如果陈立华住进去的话, 能再给她加一张床板,条件比较差, 但住进去不用出钱, 还能跟着知青们一起吃饭, 这是优点。
二是租大队书记家的房子, 房租不会太贵,一个月两块钱, 陈立华能负担得起。这样的话她能住得宽松点, 也能跟着大队书记家人吃饭,缺点是她毕竟是外人,相处起来可能会尴尬。
三是买房, 能买的房子有两间,一间是大队书记家准备租给她的那间屋,能从侧门给她开扇门,独立出去,另一间是村里寡妇的房子,同样能给她单独开一扇门。
前者房子的优势是地段好,位于大队中心,缺点是价格较贵,而且不愿意过户,大队书记家势大,周建海在崖县的时候不会出问题,但万一哪天他被调职或转业,大队书记会不会变脸就不太清楚了。
后者房子相对偏僻,但周边也有人家,不至于被欺负也没人知道,这房子好处也明显,一是价钱便宜,二是主人家愿意过户,三则是对方孤儿寡母,就算以后周建海不在,陈立华能立起来的话也不至于被欺负。
于是比较起来,最先被一致排除的是买大队书记家的房子,价格贵风险大,不值当。
而在剩下的三个选项中,周建海比较倾向于前两个选项,在他看来,陈立华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买了房子也住不长久,没必要。
邓湘云则觉得各有各的好处,虽然是农村房,但手里有恒产总比手头空空来得强。问题是陈立华能不能立起来,如果她立不起来,手里有房子也没用,倒不是多拿点钱。
得知邓湘云的担忧后,林薇说:“我觉得你们可以问问她的意见,让她自己做选择。”
“让她自己做选择?”邓湘云怔住,“她还这么小,哪能想得到这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