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课堂上的小差(3/3)
滞了将近20多年。
这算是大夏的一个大的短板。
曹鹏云用笔点了点。
接着他又写下了。
系统!
后来虽说出现了鸿蒙,不过晚了点,失去了先机,并没有占据世界的主导,同时也说明不是大夏弄不出来这东西,而是没人去弄。
芯片!
曹鹏云又画了一个圈。
华为,就是因为这东西被卡的死死的,以后自己想要不让人卡脖子这东西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而想解决这东西……
光刻机!
曹鹏云在这三个字上画了好几个圈。
这又是一个烧钱,烧技术的东西,而且,在这个年月,为什么国家会放弃光刻机这东西。
曹鹏云也明白了原因。
80年代的电子产品少,并不像后世那样,随便一家都有十几二十件电子产品,一家能有台电视,有个冰箱就算不错的家庭了,而且这时的东西也简陋,一件产品上也用不上几颗芯片。
这就造成了光刻机企业一年都卖不出几台,基本上都是亏本赚个吆喝,有国家不计成本的投入还行。
可后来造不如买的思想占了上风后。
而这东西也的确太费钱。
因此光刻机这个项目直接被国家砍掉,就没有了后来。
其中在72年编写《光刻掩模版的制造》的wh无线电元件三厂,后来直接改行卖起了早点。
1985年,机电部45所研制出了分步光刻机样机,通过电子部技术鉴定,认为达到米国4800dsw的水平。
这是大夏第一台分步投影式光刻机,同时说明在分步光刻机上与国外的差距不超过7年。
这也成了这个年代最后的绝唱。
后面一直到了2002年才成立了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承担了“十五”光刻机攻关项目,这其中空白了17年。
曹鹏云又用笔重重的点了点这个类目。
现在是93年,差距不算大,最多15年而已,只要自己能组织到人,摸着他们的屁股追的话,那么应该还能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