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平定北地(1/3)
高顺回军白狼山要寨,与曹操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并置蹋顿头颅于旗杆之上,乌桓白狼山守军群龙无首,兼之粮草即将断绝,最终举族投降。
乌桓最终逃脱在外的只有辽东乌桓单于速仆丸跟随袁氏兄弟去了辽东。
曹操此役得乌桓降卒二十三万余,乌桓普通民众逾四十万,同时还有被乌桓人掠为马奴的汉人子民近十万人。
对于这些乌桓人,曹操集团上下皆无好感,但几十万人若是就这么坑杀了倒也可惜,最终曹操问策于陈忠。
陈忠建议效仿前次所说处理匈奴人的策略对待,不过乌桓反叛在先,助逆在后不可不惩戒一番。
从而定下了乌桓男子皆划为官奴,开山、挖矿、修渠、筑路等重体力劳动都交给他们,表现良好者三年以后官方给予恢复平民身份。
乌桓女子亦同,由官方设立大型厂区,这些乌桓女子在厂中劳作三年同样给予恢复平民身份。
而恢复的平民身份都为汉籍,乌桓族名从此不再沿用。
此外为表彰此次有功将士,凡有乌桓女子被军官与士兵看中者,皆可直接随军士们直接入汉籍,免去三年劳作之苦。
曹操思量了一番,便点头同意了。
幽州之事大半已了,仅剩袁氏兄弟与速仆丸逃脱在外,据称是去了辽东。
对此曹操不以为然,这袁氏兄弟逃去辽东根本不是避祸,妄想窃据辽东才是真的,那公孙康可不是傻子,虽然比他父亲公孙度要差上些许,这点儿事不会看不出来。
料想不出三个月,逃走的那几个人的头颅就会作为礼物送到许昌来。
此外也是曹操暂时对辽东没什么兴趣,仅仅是辽西这破路就让他寸步难行,可想辽东是个什么情况,公孙康在辽东管理的还不错,对待外族的态度也颇合曹操口味,既然人家想偏安一隅,那就随他去,反而省心。
曹操直接宣布班师还朝,至于乌桓人的安置工作则全交给了邢颙与田畴,两人才学不错治理内政的能力也不下程昱等人,邢颙主政冀州,田畴主政幽州也算是相辅相成。
高顺的精锐军团此次也随曹操返回许都,北地已平,不需要将精锐都留在这里了。
不过牵招被留在了幽州主管当地军务,同时兼顾防御北方的鲜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