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攻略薛家姐妹(中)(1/3)

    贾蓉没有想到一向处事冷静,稳重淡然的薛宝钗会如此的惊慌失措。
    “没事的,宝钗妹妹,只是小伤口,敷上金疮药就会止血的。”贾蓉柔声安慰着薛宝钗,语调温柔,试图营造出令人安心的感觉。
    “真的吗?金疮药在哪里?但是伤在手上,会不会影响到你的科举考试?”薛宝钗梨花带雨的小脸上,露出楚楚可怜的样子,眼里更是充满着得到肯定答案的奢求。
    贾蓉知道薛宝钗的心神已经乱了,不然她怎么可能会忘记自己是用右手写字的。
    不过薛宝钗还能想到贾蓉的科举考试,看来平时并不是没有关注贾蓉的事情。
    自从上次遇袭之后,宁国公府出行的马车上常备着金疮药,贾蓉从暗屉里取出止血纱布和装着金疮药的瓶子,对薛宝钗说道:“真的没事,你不要担心,先帮着我上药。”
    薛宝钗看着自己的小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即使掌心已经感受不到鲜血汹涌而出的触觉,但是薛宝钗还是担心,一旦自己放开按压,伤口会不会再次流血。
    “不然你轻轻放开看看,说不定我的凝血功能强悍,早就已经止住血了。”贾蓉看着薛宝琴紧张兮兮的小脸,扯出一丝笑容,试图去缓解薛宝钗的紧张。
    凝血功能可以止血?薛宝钗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词组,她在内心深处觉得贾蓉已经失血过多,心神迷糊了。
    薛宝钗下意识的手上一用劲,贾蓉就感到伤口有点不妙,决定还是自己上药比较好。
    贾蓉左手拿着瓷瓶,放到嘴边,用牙齿咬去封盖,本想将受伤的右手抽出,奈何薛宝钗紧张过度,一时居然抽不出来。
    “宝钗妹妹,不要太紧张,至少你先放开我的手,让我给伤口敷药。”贾蓉对薛宝钗说道。
    薛宝钗小心翼翼的移开自己的小手,贾蓉观察手背的伤势,伤口有点深,还在出血,但是出血量的流速已经在慢慢的减缓。
    贾蓉忍着刺痛将金疮药敷在伤口上,止血效果立竿见影,血很快就止住了,薛宝钗提在嗓子口的心,落回一大半。
    贾蓉看着桌上的止血纱布,又看着薛宝钗满是血迹的小手,便吩咐薛宝衩先去洗净自己的小手,再帮忙包扎纱布 。
    薛宝钗还处于懵懵的状态,下意识就按照贾蓉的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

步步登阶
步步登阶
那年,高中毕业的我投奔了小姨来到城里打工,见识了人性的复杂和嫌恶,从一张白纸的崛起之路。
江湖如梦
残王白月光:重生毒妃杀疯了
残王白月光:重生毒妃杀疯了
前世夏倾歌被人欺瞒,错认恩人,将一颗真心捧给夜天承。 她费尽心机辅佐他登上高位,却在剩下双生子后被折磨致死。 连带她所有的亲人全都尸骨无存。 再一睁眼,夏倾歌重生回了五年前,一切还未发生。 她带着一身绝妙医术卷土重来,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前世的仇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 可是为什么总有一个人快她一步?这个人还是传闻中冷心冷情的霸道残王? 可对于残王夜天绝来说,这已经是他爱她的第二世了。
云念小小
曹操那些事
曹操那些事
关于曹操那些事:这是真实的历史……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年代,出身宦官之家的曹操如何在三十五岁之后突然爆发,一跃成为乱世之奸雄?横跨长江,铜雀锁的到底是不是二乔?一炮害三贤,这一炮究竟有多大威力?……
明州布衣
穿越七零:大佬,你的孩子重生了
穿越七零:大佬,你的孩子重生了
现代性格冷漠的医学天才颜希,穿成七十年代懦弱小村姑,嫁给邻村当兵的姜建军,给他两个孩子当后娘,被欺负的跳河寻死。面对狠心的爹娘、恶毒的婆婆、极品妯娌、小姑子,她手握空间,斗渣、治病两不误。但看着上辈子的大佬老公,重生的继子继女,
遥遥冰
重燃球星梦
重燃球星梦
国内野球圈一线球手陈放重生回到十六岁的高中。 他重新燃起了做个大球星的梦想,想夺回所有失去的遗憾,圆梦
黑上
情满四合院我是贾东旭
情满四合院我是贾东旭
关于情满四合院我是贾东旭:正窝在沙发上刷手机短视频的贾东旭,看着某音不停的推送四合院同人,感觉很愤怒!怎么滴?我叫贾东旭就只配看四合院!看自己被挂在墙上被祭拜?怎么感觉头皮痒呢?是要长脑子还是要发光!终于刷到一个科技视频:最近科学家已经稳定实现二氧化碳转化成淀粉、蛋白质、糖的技术!混蛋,以后真的要喝西北风管饱了!手机一扔,倒头就睡!
一梦骷
这样的修仙真快活
这样的修仙真快活
关于这样的修仙真快活:别人修仙求长生,而张小山修仙,只为快活。被村花拒婚后,张小山完成了师父交代的任务,无意间激活了师父去世之前留下的百年记忆,刚进城就捡了个绝美市花老婆
香叶
快穿:宫斗?霸总?统统滚蛋!
快穿:宫斗?霸总?统统滚蛋!
“什么?你是说我有五十万兵马,皇帝还怀疑我有反心?” “没错,现在需要宿主回京慢慢发展势力。” “不是,朕手里有五十万兵马,你让朕回京发展势力?” “宿主,你现在是镇北将军,是忠于大夏的。” “朕当然忠于大夏啊,必然忠于大夏。” “可是你现在一口一个朕” “别管那些细节,给我传所有的节度使和指挥使!朕怀疑朝中有奸臣作乱!让他们随朕进京清君侧!” “”
苏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