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洞中之洞(1/3)
山道尔和艾森威都凑了过来,他们对彭彪第一次充满了敬仰之情。
“快说,这是哪儿?”艾森威的语调很是恳切,可是还是把彭彪吓了一跳。
“我说,我说,这就是济泉市,你们看,这是济泉市内环路。”彭彪生怕两个小伙伴看不懂,用手指绕着那个接近长方形的图形划了一个圈。”
济泉市这些年的发展很快,城市一直在拓展,别说是清岛人,连济泉本地人都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一个内环路。这个所谓的内环路,也不是老济泉的护城河,那是二十世纪中期老济泉府的城墙。这个内环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济泉向外扩张时的第一条外环路。如今,连老济泉也没有几个人知道那条闭环路的俗名了。
山道尔和艾森威还以为那条路就叫内环路呢,其实那是四条路的名字。那么彭彪是怎么知道这条所谓的内环路的呢?
原来彭彪打小是在济泉出生的,他的爷爷是个土生土长的老济泉人,而且还爱好长跑,在彭彪刚学会骑自行车时,就骑着自行车跟在爷爷屁股后面绕着内环路跑了整整一圈。这一圈下来足足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呢。
听了彭彪的解释,山道尔嘴巴半天没合上。
“怎么样,你觉得我爷爷跑得快吗?”彭彪自豪地问。
“为什么修成这样的?这地道是不是观光用的?”山道尔自言自语。
在平板电脑上,三个小伙伴已经走过的路线都记录在一个平面里了。在主路旁边,已经出现了四个闭合的环状小路。不用猜,剩下的三个环肯定也是三座城市。
“咱们走的第一个环,比较扁的这个,是不是咱们清岛呢?”艾森威问。
山道尔把清岛的地图放大了,很快,他就认出了栈桥边的那条路,那是太平路,一条沿着海边延伸的可以看到大海的观光路。
对上了这条路,那整个扁环状的路就都对上了。看来也是老清岛的地图。这张地图也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我猜到了,这个地道肯定是一个八零后设计出来的,估计是整了个怀旧概念,让那些上了岁数的人花钱来参观的。”艾森威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很是丰富。
“不对吧,我觉得这是个秘密科研基地,可能是为了外太空移民准备的,要不,我们怎么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