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去村里拉老人(2/3)
,管吃好,中间可休息两个小时,共做八个小时。”
因为是一家一家地问,二人终于引起了村里的人注意,开始有人询问,到底怎么回事?
苏世宏也就如实说了,翠山之上种了点棉花,需要放苗,但是找不到好劳力,只能问问有没有老人愿意上山?
村里人也非常理解苏世宏的处境,现在正是需要抓紧时间放苗的时候,没人干活儿实在要命,可自家的老人,自家人尚且舍不得让他们下地,又怎么可能让老人们去打工呢?
但是很快,事情就有了转机,有四五个老人听说了这事后,自告奋勇说自己可以。
家里人都不同意,也不理解,毕竟自家也需要人帮忙呢,怎不见老人们来自家帮忙?
老人们回答的也是绝,“我给自家干活儿,有工钱吗?我现在出去挣钱,我是个工人,我还有价值,这钱还能买酒买肉,为啥不去?”
经过这四五个老人的“歪理邪说”的怂恿,居然又有听到消息的七八个老人,匆匆赶来,也要去翠山上打工赚钱。
老人们聚在一起,跃跃欲试,有人开始折路边的树枝做工具了,一个个忽然就谈笑风生起来,仿佛不是去打工,而是要去聚会一样。
苏世宏把车刻意停了好久,直到村里人陆续开始下地干活,他的车才又慢悠悠地上路,走一段停一段,“翠山上放棉花苗儿,一天六十,老人家也可去打工!”
有些老人吃完早饭在路边转悠,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就见车斗上的老人们都在招手,让上车,说有钱赚,也就都上来了,转眼间,竟有十三四个人了。
苏世宏觉得差不多了,再耽误,时间一晚,太阳一高,太晒了,老人家们容易晒出问题,所以拖拉机风风火火地往翠山方向而去,一路上最紧张的莫过于郭新生了,害怕这些老人从车斗子上摔下去,或者路上颠簸不平,遇到个坑坑洼洼因为惯力给甩下车去,所以他一直要求老人坐在车斗子中间,以确保安全。
不过老人家们似乎完全觉得这不是个问题,他们都喜欢坐在车斗子的边缘,然后感受风吹在脸上的滋味儿。
似乎又变成了迎风的少年少女。
郭新生不得不自己坐在车斗子的车间,然后一手一个,扯住他觉得坐姿最危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