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救火(1/3)
翠山之上也时不时的会上来巡警,不过和山下不同的是,巡警来通知他们,“请短工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危险人物,翠山比较偏僻,小心犯罪分子混进短工里。”
对此,何小文有自己的看法,“犯罪分子也得吃饭啊,人家打短工正常赚钱,我们能把人怎么样?我们又不是火眼晶睛,咋个知道哪个是犯罪份子,哪个不是犯罪份子嘛!”
何小文这样想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其实人心难辩,罪恶近在眼前。
十月十一号日。
城市里的人们刚刚结束十一大假没几天,农户们对于十一大假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体验,最盼望的也不过是城市里上学的工作的孩子们可以在十一大假的时候回到农村的家里来,那么在这忙碌的金秋时节,就多了一个劳力。
苏世宏的棉花种植得还是很不错的,每天都至少有十几个短工在地里帮着收棉花,郭新生和云翠云两个人也混在短工中,说说笑笑地干活儿,两个人每天能收大约一百五十公斤棉花,按照一公斤两块钱这么算,每天收获有三百元左右。
短工们就厉害了,有些手快的,一天一个人就能收一百多公斤棉花,十月,算是打工人最赚钱的一个月了。
苏世宏这里收回来的棉花,一部分送至屋外的那块高地上放着,用蓬布盖起来,一部分则就地先放在棉花地里。因为当天会来不及把它们全部弄出来,一般都是第二天工人们收棉花的时候,苏世宏再用窄推车把一袋袋收好的棉花送至高地上集中存放。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的片太大,如果让短工自己把收好的棉花送回高地,不但来回特别的费时间,而且体力上也是很大的消耗。
对于抢收时节来说不划算,再者苏世宏的彩板房等于就在地头,站在院子里可以看到大部分二号井的地面情况,所以就采取了这样的工作流程和办法,
这个月份,新棉上市,正是棉花开得最盛,数量最大,品质最好的时候,苏世宏计算了一下自己的地里,只这一轮,地里就足以产生三十吨以上的棉花。
在山火发生的那一夜之前,苏世宏已经去卖了两次棉花至加工厂,合起来有十吨左右,但尚未结到账。
高地上存储有五吨左右,剩余的十几吨棉花,将在未来十天左右的时间,送上高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