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起义军?(1/4)
流民是让人感到可怜和惋惜的,但是流民军却不一样。
流民军说是军,却是和土匪没多大两样,有些凶狠的甚至还会屠城发泄。
百里城的那个流民军正是这种狠人!
一个月前连续屠了百里城附近的三条村子,加起来有一千多人!
不然柳城的县官怎么会跑得这么快?
官可以花钱再买,命没了可就没了。
县官一跑,那些有些家底的也闻风而逃了,现在的柳城已经空了一大半。
因为这些原因,这一行人对于流民聚集起来的情况很敏感,特别是得知还打算在这里建城。
建城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建设的,需要京都那位下达批准到府城,地方才能够有资格建城。
建城之后,管理的官员也需要中央授权。
这些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么操作,这个吴国皇帝虽然已经多年没有亲政,地方早已经不受中央管辖,但也没有这么嚣张去建一个县城。
只有起义的人才会这么做。
这位方岚市长难不成存有这种心思?
姓方的?是哪家大族子弟?
书生心中把事情都串联起来,心中未免有些悲凉,皇帝不亲政,性格暴虐,连续十几年的高征税让百姓苦不堪言。
地方官员一心只想敛财,官商勾结,鱼肉百姓。
近些年来更是灾害频发,就连吴国京都,全国最富饶的洛阳,也是路有冻死骨。
可以想象其他郡县的惨况。
书生三年游学生涯,让他见识到了吴国的另外一面,易子而食,卖儿鬻女,在一些地方已是常见。
这是残忍直白又无奈的一面。
无奈悲凉的是他寒窗苦读十数年,抱着理想准备奉献一身所学的那个国家,此时竟然已有了死意。
学得越多,越明白这个时候的吴国是一个重伤奄奄一息的老虎,伤口中发出阵阵腐朽的味道,伤口处有着许许多多蝼蚁贪婪地吸着血液与营养。
三百年的辉煌,在这短短的五十年间快速崩塌。
中年男子习以为常地看书生又陷入了自我悲凉的情绪中,这种从出生就处于一个美好环境的公子哥,一旦见到外面的风雨都会有这个后遗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