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柳城义务教育(1/3)
吴国是有科举制度的,但它的科举制度并没有像后期电视剧一样,只要家世清白都可以参加科举,也不会有什么农家子出生的穷书生一朝考上状元后抛妻弃子的故事。
在这世上,读书识字的资源早被上层的门阀士人垄断,成为了专属资源。穷书生也有,但都是一些落魄门阀。
在吴国,官员选拔制度有两种,第一种是设立太学,培养人才,再由太学中选出优秀毕业生作为官员。
第二种,是通过选举产生官员,选举分为了举贤良、特殊选举和举孝廉三种渠道。
第二种属于针对性选拔人才,由地方主官推举出孝子廉吏到中央,之后,经过一定的程序的筛选就会被中央统一任命。
实际上各地举“孝廉”上去的人员,一般都是原太学考试分出来的吏,之后,再通过举“孝廉”,成为郎官。实际的主动权还是被地方主官所掌握。
这个办法就是从第一种培养出来的人才中,又从中筛选出针对性人才。也导致察举对象多为官宦子弟,出身、地位占据主导地位,呈现出典型的‘世袭’状态。
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不管是第一种太学制,还是第二种的察举制,都是那些门阀子弟,官宦人家的出路。
贫民百姓是没有上升的渠道。
他们没识字前,还能认为是没有读书识字才导致没办法阶级跳跃,但读书识字之后,就会发现很多东西从出生就注定。
冯定高的观点总结其实很简单:人开智之后,心就会野了。
“我不在乎。”
方岚淡淡地说出这句话。
这个世界也许有可能像冯定高所说的那样,底层人意识到世界不平等,从而摆烂,造反,不生娃不消费或者报复社会。又或者她是世界之子,气运之女,有幸在这个古代封建社会中,实现了人人平等的英特耐雄纳尔的社会。
这是一场游戏,她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结局?
她不在乎。
冯定高愣愣地看着坐在前方的方岚,他被那一瞬即逝冰冷的眼神给看愣住了,不知是他看错了还是方岚真的露出这种神情。
那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无情。也是一种属于统治者的自大与冷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