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我不委屈,是王爷委屈啊(2/3)
,本官也没办法。”他的上司对着他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用一种意味不明的眼神看着自己。
“更何况这是升官,上任县令,上头这是看得起你啊。”
苏行清只觉得莫名其妙,什么时候上面还关注一个小小书吏的前途了?
而且外放当官哪里有在中央这种政权中心当官好?
就算是几千人之中的一个九品书吏,也比外面七品县城的小县令要强。
这么典型的明升暗贬,苏行清做了十几年官又怎么会看不出来。
只是一时没想到为何会是他。
上司见苏行清苦恼的样子,想着也是同僚十几年,又给了他一个提示:“襄阳王对你很重视。”
苏行清懂了,无奈一笑,十分苦涩。
襄阳王世人都说他是一个昂藏七尺的淑人君子,但在洛阳当官的都知道,襄阳王在诸多皇子中,绝对不算一个好惹的人,出了名的睚眦必报,经常有不少官员莫名其妙就能得罪他。
现在弄得洛阳底层官员见到襄阳王都绕路而走,他的周围都是自带清场威力。
如果说其他皇子,他还会仔细想一下有没有得罪对方,但是襄阳王的话,他就放弃思考了。
至于被潜规则而选择罢官这操作,苏行清是不可能去做的。
就算是一个几万人县城的县令,也是大部分门阀子弟求之不得的权力。
吴国特有的九品中正制,前期的确为吴国快速地提供了许多人才,但官位位置是有限的,在这几十年间早就已经饱满。
中正制推荐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门阀子弟无时无刻都在刷名声,为的就是被推荐当官。
就算是一名小小的官吏,对于小门阀来说,在现在都是可望不可求的事情。
“这几日你交接一下,可以准备去上任县令了。”
上司感叹得拍了拍他的肩膀:“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还能见面。”
虽然一般县令上任三年就会调去其他地方,但苏行清调回中央的希望是很渺茫了,本来就是不受重视的小小书吏,又得罪了襄阳王。
这情况上司知道,苏行清也心知肚明。
他给上司行了一礼。
等回家与家里人说要外放做县令时,夫人还没有表示什么,自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