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寒潮与良道城的火炕(3/4)
陈明瑾竟不知是因为天气冷,还是方岚表情过于冷漠,导致他穿着厚厚棉袄的身体也开始感到一股冷意。
胡国的位置最靠北方,如果今年寒潮过大,它的影响是最大的。
这个国家本来就不事生产,耕种面积也少,习惯性缺少什么就到吴国边关到处抢夺。
如果它那边寒灾,开春之后,边关必定会战争频发,特别是冬季前期,还被吴国阴了一道,损失惨重。
陈明瑾没想到因为降温一事,方岚竟想到了边关胡国开春会打仗一事,这未免太过未雨绸缪?
他相信,除了常年驻守边疆的武官武将们,吴国的其他官员,想都没想过开春会打仗一事,甚至还在为刚刚胜利的两次战争,沾沾自喜中。
他还想问方岚,如果开春边关打仗的话,他们该怎么办时,又听到了方岚问了一句完全不相关的话:
“火炕那些人学会了吗?”
“嗯?学会了,堆砌出来的火炕都可以正常使用。”
“学会了就让这些学徒,跟着柳城商会,或者自己出去也行,去其他郡县,府城帮百姓砌火炕吧。
收费要统一,不能私下涨价,每砌一个火炕收费是十文钱,材料由对方出,火炕所赚到的钱,不用上交。”
方岚说的话,听起来岚市完全一点好处都没有。
一文不收教会学徒砌火炕,出师之后随便接单,甚至还没有回扣。
但陈明瑾他们知道,方岚这么做是想把火炕这一事物,尽快地在这个冬天推行开来。
免费的东西没人珍惜,方岚没收费,却提了一系列的要求,火炕的标准化,不能肆意哄抬价格,不能按心情挑选客人等等。
甚至到后面,陈明瑾都觉得有些吹毛求疵了,但还是有一堆人踊跃报名成为砌火匠。
能够学到一个手艺,还能赚钱。
别说良道城这些差不多家破人亡的百姓,其他郡县的普通百姓知道了,一样会踊跃报名。
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学到一门手艺,已经是祖坟冒青烟,就算接受师傅各种刁难,免费打工三四年才学个皮毛,他们都觉得再正常不过。
一门手艺,没学个七八年,师傅哪里肯教真本事?
在这个时代,一般手艺人是不会把手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