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结算出演工资(1/4)
上官逸等人听到这句话,不太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总能感觉到这句话的威胁力。
他们看着方岚悠闲地喝了口茶,又继续说道:
“文化入侵,把吴国的话本小说,诗词歌赋,慢慢渗透进去两个国家之中。”
“把吴国的人才,教书先生,或者文人雅士,一个个转移到两个国家中去,去教育当地的孩子,把吴国描述成远方最美好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生活,多彩的文化,路不拾遗,人人有书读,顿顿吃饱饭,普通百姓一天收入一百文,只要学习好就能当官……”
“……再设立一个报社机构,将吴国的繁荣,吴国的强盛,吴国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全部写在上面,给两国的年轻人,农人,还有小地主小门阀看。
不过这个不能做这么明显,主要是揭露两国黑暗的一面,同时又隐晦提示隔壁有一个美好的吴国,没有压榨,没有痛苦,只有开心,只有快乐,吴国才是文明人的国家,其他国家,不过是蛮夷罢了……”
“……文人之间可以打着文化交流的名义,支持其他国家的文人雅士来吴国学习清谈,再从中选择偏爱吴国的文人作为这群人的头领;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扶持民间组织,基金会。基金会就是由我们投钱成立一个组织,精心挑选一个人,由他去给几个国家散播“爱吴”“媚吴”的种子。
这个花费时间过长,金钱投入也多,操作难度大,所以为中策。”
王恺,王倘等人已经反应不过来了,方岚说的这个操作,抛开不符合吴国目前的情况不说。
单独看这计策,十分毒辣。
这种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如果这个计策成功了,大一统不用吴国去用武力征服,随着时间推移,两个国家的百姓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吴国的百姓。
人是胡国和吕国的人,精神上是吴国的人。
这才叫兵不见血刃,就统一了天下。
上官逸眼前一亮,这个说法倒是新鲜,从来没听过还这样的操作。
用高收入,好生活吸引普通百姓,用艺术,文化腐蚀上层的文人雅客,把他们变成精神吴人。
精神吴人这个词语有些生僻,不知道方岚是哪个小地方的人,说话带这么多地方的俚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