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县令的儿子永远都是县令(2/4)
当时前朝的情况来说,这个制度很好地缓和了选拔官员的办法,也同样缓和了中央和世家门阀紧张的关系。”
“弊端也很明显,因为人才涌入中央,导致地方无人可用,效率低下,与中央分离。这个制度在前朝还没有这么严重,直到吴国也采用这个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的缺点也越来越多。”
方岚摇头。
任何制度刚出来,是对当时的情况会有所帮助,但也同样的,没有制度是完美的,陈旧的制度不一定符合如今的情况使用。
“九品中正制对于君主而言,很好用。”贾韦接过方岚的话头,继续往下说:
“中央集权,人才都在朝廷中,门阀世家也归属朝廷管辖,如果出人头地,需要依靠朝廷,选举官员的权力收回中央,由皇帝管控,削弱地方控制力。利益一致,这样能够让他们安分一些,不会整天想着造反。”
“只是时间长了,很多东西就变了味。”
方岚笑了笑,脸上很淡然,对于会发生这种情况早已经心知肚明。
贾韦见此,做出倾听的姿态。
“从前朝到吴国如今,九品中正制已经实施了上百年,选拔的情况早就变了,重视的都是门第出身,选拔人才的是二品官吏吧,选出来的人才都是家中有二品官员的门阀大族。如今的九品中正制早已经被上层门阀垄断。”
不然为何这么多寒门子弟总想着走捷径?
还不是上层渠道被封锁了,只能走偏门,赌一赌前途。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只要你出生在上等人家,不管才能和品德如何差都能顺利做大官;如果你出生在下等人家,不管你才能和品德再好也没办法做大官。”
“这些弊端还不算最差的,后续的影响才最重要。”
方岚目光如炬地看着贾韦。
贾韦默默地看着她这双眼睛,听着她慢慢说出了九品中正制这个最大的问题。
“既然只看出身,不看才华和品德,出身好的就可以做大官,那么为什么我要学习?”
“一个国家做官,不需要学习国家律法,不需要懂得经义策论,只要投胎投得好,也可以当一个百姓人人惧怕,羡慕的大官。”
贾韦点头,他见过很多只会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