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养猪有良策,全城收猪崽(1/3)
长孙无忌道:“陛下,太子最近喜欢去百味楼听三国。那里请了一个说书先生天天说三国,聚集了不少爱听三国的公子哥。他们结了个三国社,一起讨论三国中的道理,太子身份尊贵,被奉为首。”
唐朝的酒楼大多在午后营业,李承乾上午完成课业后,经常去百味楼听三国,这个李世民是知道的。只要儿子按时完成课业,其他时间做些喜欢的事倒也无妨,所以他也就默许了此事。
李世民点点头:“原来如此,三国中有大道理,承乾与他们一起结社讨论,对他也是好事。”
君臣几人谈了下三国,就说起了论道中谈到的养猪一事。
李世民道:“猪肉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贱肉,仙人此番传授养猪妙法,我看这是为猪肉正名啊。”
“据古籍记载,商周时猪乃诸侯才可享用的食物,汉时大力鼓励养猪,平民也可以吃得起猪肉。可知,自古以来,猪肉都是很受喜爱的。”房玄龄显然已做过功课,说起来头头是道。
“说文解字一书中记载,宀为屋也,豕为猪也,上下结合是为‘家’字。那时就有无猪不成家之说,可见古时极为重视养猪。不知何时起,猪肉竟被视为贱肉?”魏征也不甘示弱,卖弄学问谁不会。
房玄龄一语道出其中缘由:“猪肉被视为贱肉,恐怕和阉猪的技法失传有关。现在已经没几个人懂得阉猪的技法了,甚至都不知道猪需要阉割。没阉割的猪如此骚臭,自然会被人当作贱肉了。”
在中国古代,技艺大多传男不传女,会阉猪的人本就不多,再加上多年的战乱,阉猪的手艺渐渐失传,再到后来羊肉被人们追捧,猪肉因没有阉割导致骚臭而被人嫌弃,致使吃猪肉的人越来越少,阉猪匠就更没有市场。
如此恶性循环,阉猪的手艺已鲜为人知了。只有那些传承百年千年的世家大族还可能保有传承,保有阉猪的手艺。
房玄龄出身清河房氏,也算是当时的望族,所以多少知道一点。但也仅仅是知道有阉猪这回事,但具体缘由知之不详。
至于其他人,就只是在昨晚听到论道所讲后才知道阉猪的作用的。
李世民喜吃羊肉,对猪肉一向无视,但经昨晚论道的影响,虽然对猪肉的鄙视一时半会改变不了,但也开始考虑起猪肉的事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